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2025-07-19 19:33:12

1、一、通用部分;1.1紧固件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齐全,牢固可靠。螺栓头部和螺母无铲伤或棱角变形,螺纹绣诅收蟮无乱扣秃扣。2.螺母拧紧后,螺栓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3.同一部位的紧部件规格应一致。主要连接部件或受冲击截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应使用防松螺母(背帽)或其它防松装置。使用花螺母时。开口销应符合要求;螺母止动垫圈的包角应稳固;铁丝锁紧螺母时,其拉紧方向应和螺旋方向一致,接头应向内弯曲。4.螺栓不得弯曲。螺体螺纹在连接件光孔内部分不少于两个螺距。沉头螺栓拧紧后,沉头部不得高出连接件的表面。5.键不得松动,键和键槽之间不得加垫。1.2齿轮1.齿轮无断齿,齿面无裂纹或剥落。2.点蚀坑面积不超过下列规定:a.点蚀区高度接近齿高的100%b.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30%,长度占齿长的40%c.点蚀区高度占齿高的70%,长度占齿长的10%3.齿面出现的胶合区不超过齿高的1/3、齿长1/2。4.齿厚磨损不超过下列规定:a.硬齿面齿轮,齿面磨损达到硬化层80%;b.软齿面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15%;c.开式齿轮,齿厚磨损为原齿厚的25%。5.齿轮副啮合的接触斑点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a.圆柱齿轮,沿齿长不小于50%,沿齿高不小于40%b.圆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50%c.弧齿锥齿轮,沿齿长、齿高均不小于30~50%d.蜗轮,沿齿长不小于35%,沿齿高不小于50%e.圆柱齿轮副、接触斑点的分布应在齿面中部并偏向小端。6.齿轮的磨损、点蚀、胶合及接触斑点面积可以检修记录为依据进行检查,记录的有效期不朝过规定的检修间隔期。1.3减速器1.箱体无裂纹或变形,接合面配合紧密,不漏油。2.运转平稳,无异响。3.油脂清洁,油量合适。润滑油面超过大齿轮直径约1/3,轴承润滑脂占油腔1/2—1/3。1.4液离偶合器1.外壳及泵轮无变形、损伤或裂纹,运转无异响。2.易熔合金塞完整,安装位置正确,符合各型液力偶合器的规定,不得用其它材料代替。1.5安全防护装置1.一切容易碰到的裸露电气设备和设备外露的转动部分,以及可能危及人身安全及人身安全的部位或场所,都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2.固定安设的输送机,经常有人员横越的地点应设有过桥。过桥应有扶手,栏杆。3.机房峒室应备有必要的消防器材。1.6涂饰1.机壳及外露金属表面(有镀层除外)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涂漆要与原出厂一致。2.设备的防护栏、油标,注油孔,油塞等,其外表应涂红色油漆,引起注意。3压风管,水管,油(或工作液)管外表应分别涂色,以示区别。二、刮板输送机2.1机头,机尾1.架体无严重变形、无开焊,运转平稳。2.链轮无损伤,链轮承托水平圆环链的平面最大磨损:节距≤64mm时不大于6mm节距≥86mm时不大于8mm3.分链器、压链器、护板壳完整紧固,无变形,运转时无卡碰现象。抱轴板磨损不大于原厚度的20%,压链器厚度磨损不大于10mm.。4.紧链机构部件齐全完整,操作灵活,安全可靠。2.2溜槽溜槽及连接件无开焊断裂,对角变形不大于6mm;中板和底板无漏洞。2.3链条1.链条组装合格,运转中刮板不跑斜(跑斜不超过一个链环长度),松紧合适,链条正反方向运行无卡阻现象。2.刮板弯曲变形不大于15mm,中双链和中单链刮板平面磨损不大于5mm,长度磨损不大于15mm.3、刮板弯曲变形不超过总数的3%,缺少数不超过总数的2%,并不得连续出现。4.圆环链伸长变形不得超过设计长度的3%。5.链条安装要求:水平链焊接口朝里,垂直链焊接口朝上。2.4安装铺设1.两台输送机搭接运输时,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机头最低点与机尾最高点的间距不小于300mm。2.刮半输送机与胶带运输机搭接运输时,搭接长度和机头、机尾高度差均不小于500mm。三.胶带输送机3.1滚筒、托辊1.滚筒无破裂,键不松动。胶在滚筒的胶层与滚筒表面紧密贴合,不得有脱层或裂口。2.托辊齐全,转动灵活,无异响,无卡阻现象,定期注油。缓冲托辊表面胶层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厚度的1/2。3.2机体1.机头架、机尾架和拉紧装置架无开焊和变形,机尾架滑靴应平整,连接紧固。2.中间平直无开焊,吊绳(上部吊宽应大于下部宽度)、机架完整,固定可靠,无严重锈蚀。3.3胶带、拉紧装置和伸缩装置1.胶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的超过宽的5%,保护层脱皮不超过0.3平方米,中间纤维层破损面宽度不超过带宽5%。2.接头卡子牢固平整,硫化接头无裂、鼓泡或碎边。3.运行中胶带不打滑、不跑偏。上部胶带不超出滚筒的托辊边缘,下部胶带不磨机架。3.4安全保护装置1.速度保护、防打滑、防跑偏、断带、满仓等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2.两台以上交代输送机串接运行时,应设联锁装置。四、调度绞车、内齿轮绞车4.1滚筒装置1.滚筒无裂纹、破损或变形。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出滚筒表面。2.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牢靠,绳卡不少于两付。钢丝绳无打结。3.使用的钢丝绳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66、377条规定。4.2闸和闸轮1.闸把及杠杆系统动作灵活可靠,施闸后闸把位置不超过水平位置。2.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无损伤变形,拉杆螺体应有背帽紧固。3.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3mm,铆接可靠不松动。4.闸轮磨损深度不大于2mm,闸轮表面无油迹.4.3安装1底座无裂纹,基座螺丝紧固,护板完整齐全,无变形.2.安装平稳牢靠.运转无异响,无甩油现象.3.信号装置应声光兼备,清晰可靠.五.液压泵5.1泵体1.密封性能良好,不漏油.2.运转时无异常振动.3.油质符合规定,保持清洁.5.2乳化液箱1.乳化液清洁,无析皂现象,配制浓度油基3—5%,水基0.8—1%.2.高低压过滤器性能良好。3.蓄能器充氮压力符合要求,误差不于0。5MPa。5.3安全保护装置,仪表。1.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动作灵敏可靠。2.压力指示准确,每半年校验一次。六.回柱绞车6.1机体底座无开裂或明显变形,安装牢固,压柱合格,运转平稳。6.2滚筒,钢丝绳。1.滚筒无裂纹,变形或破损。2.钢丝绳在滚筒上固定牢靠,排绳整齐,无咬伤,不打结。七.局部扇风机7.1机体1.机壳无严重变形,变形面积最大处不超过200立方厘米,深度不大于10mm。2.机壳上有转动方向标致,检查孔插板严密。3.运转无异响,无异常振动。4.吊挂牢靠,无淋水,进风口2m范围内无杂物。5.局部扇风机和掘进工作面中的电气设备应装有风电闭锁装置。7.2叶轮1.叶轮无裂纹,无破损,转动灵活,防松装置可靠。2.叶轮与机壳的间隙为1-3mm。八.煤电钻8.1机体1.转动无异响,润滑良好温度不超过60℃。2.操作手把和后盖有良好的绝缘。3.有合格的综合保护装置。4.机壳无裂纹,风翅完整,风罩合格。5.湿式电钻水路系统畅通,密封良好,不漏水。8.2开关1.完整,固定牢靠。操作灵活,接触良好。2.绝缘无烧痕,不漏电。接线及密封合格,电缆护套无破损。接地良好。电气设备一.通用部分.1.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2.同一部位的螺栓、螺母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与螺栓直径相符合。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3.用螺栓紧固不透眼螺孔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螺栓拧入螺孔长度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不应小于直径的1.5倍。4.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5.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二.隔爆性能1.隔爆结合面〔1类〕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下表。表中L-静止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长度;L1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结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W-静止隔爆结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结合面最大间隙或直径差;转轴与轴孔隔爆结合面最大差。但快动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小于25mm。1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mm〔表1〕型式结合面 L L1 W 外壳容积V〔l〕 V≤0.1 V>0.1 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 6.012.525.040.0 6.08.09.015.0 0.300.400.50 -0.400.500.60 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 6.012.525.040.0 ---- 0.400.500.60- 0.400.500.600.80 2.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结合面长度〔L〕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操纵杆直径〔mm〕 隔爆结合面长度〔mm〕 d≤6 L≥6 6<d≤25 L≥d D>25 L≥25 3.隔爆电动机轴承与轴孔的隔爆结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该产生摩擦。用圆筒隔爆结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不小于0.075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不大于〔表1〕规定W值的2/3。4.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5.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螺纹的最小啮合深度、最小拧入深度符合下表的规定。〔mm〕外壳净容积V〔l〕 最小拧入深度 最小啮合深度 V≤0.10.1<V≤2.0V>2.0 5.09.012.5 6 6.隔爆结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计规定的维修余量.7.隔爆结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a.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的隔爆面上,每1平方厘米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b.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8.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迹,应涂防锈油及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棉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云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9.用螺栓固定的隔爆结合面,其紧固程度应以压平弹簧垫不松动为合格。.10.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良好,无破损、无裂纹。11.凡不符合以上1-10任意一条者即认为该设备失去隔爆性能,称为失爆,不得平为完好设备。三.接线1.进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密封圈须用邵氏45-55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材料。b.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不串动为合格。线嘴压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C.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70平方的橡套电缆例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密封圈外径进线装置内径间隙mm密封圈外径D 密封圈外径进线装置内径间隙 D≥2020<D<60D>60 ≤1.0≤1.5≤2.0 d.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铅皮上.e.电缆护套〔铅皮〕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mm.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密封圈结合部分不得锉细〕.f.低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其紧固程度;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晃不动为合格.钢垫板应置于密封圈的外面,其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上表的规定.高压隔爆开关空闲的接线嘴应用与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封堵压紧,其隔爆结合面的间隙的规定.g.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三叉以上.2.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b.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c.接线整齐,乌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他绝缘物,也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d.接线盒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的规定.e.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到使用.3.固定电气设备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a.设备引入〔出〕线的终端线头,应用线鼻或过度接头接线;b.导线连接牢靠,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4.电缆的连接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固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缆芯线的连接严禁绑扎,应采用压接或焊接.连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的1.1倍,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80%.不同材质芯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其过渡接头电阻值不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值的1.3倍;b.高低压铠装电缆终端应绝缘材料,户内可采用环氧树脂干封,中间接线盒应灌注绝缘胶四.安全供电〔1〕.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2〕.短路保护计算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3〕.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合格.〔4〕.接地装置:A.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线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志“⊥”符号〔运行中移动的采掘机械设备除外〕。b.电气设备接线盒应设有内接地螺栓,并标志“⊥”符号〔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压36V以下的电气设备除外〕。c.外接地螺栓直径:容量小于或等于5kw的不小于M8;容量大于5kw至10kw不小于M10;容量大于10kw的不小于M12;通讯、信号、按钮照明灯等小型设备不小于M6.d.接地螺栓应教进行电镀处理.B.接地线符合下列规定:a.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其截面应不小于:镀锌铁线100mm²扁铁25×4mm².铜线50mm²b.电气设备外壳同接地线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联线和电缆接盒两端的铠装、铅皮的连接接地线,其截面应不小于:铜线25mm²扁铁50mm²〔厚度不小于4mm²〕镀锌铁线25mm²C.接地电阻不得大于下列数值∶100KVA以上〔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4Ω;100kvA以上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10Ω;100kvA以下变压器10Ω100kvA以下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30Ω高压线路的保护网或保护线10Ω井下设备2Ω井下手持移动设备1ΩD.设备闭锁装置齐全可靠,E.井下供电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三无:无鸡爪、无羊尾巴、无明接头。四有: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档板、有接地装置。两齐:电缆悬挂整齐、设备峒室清洁整齐。三全: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三坚持: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和保护。五.不漏油、不漏电的规定:1.不漏油固定结合面及阀门、油标管不应有油迹。运动部分允许有油迹但擦干后在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非密闭运动部件润滑油脂不得甩到其他部件和基础上.2.不漏电网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下列规定,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1140v60kΩ660v30kΩ380v15kΩ127v10kΩ六·电气性能检测1.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必须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试行〕》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试验,并符合标准,有记录可考查。2.绝缘油,新油使用前做油脂分析;运行中的油,每年做一次简化分析;多油断路器的油,每半年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其它试验项目应《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试行〕》规定进行,有记录可考查。3.继电保护装置计算整定检验,每年进行一次;对矿井电源的继电保护装置,每半年检验一次,并符合整定方案,有记录可考查。4.指示回转仪表应每半年检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2.5级;电源计量仪表应每半年检验一次,其准确等级不得低于1.0级.有记录可考查。七.设备使用1.高低压开关的选用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与被控制设备的容量应匹配,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评定为完好设备.a.超容量,超电压等级使用者;b.不符合使用范围者;c.继电保护失灵,熔体选用不合格;d.隔爆磁力启动器用小喇叭嘴引出动力者.2.井下隔爆型电气设备,必须有在下井前,经过指定的隔爆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出具的合格证,否则一律不得评定为完好.八.安全防护1.机房〔峒室〕和电气设备,一切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裸露带电部分及转动部位,均设防护罩、防护栏,并悬挂危险警告标志.2.机房〔峒室〕应备有符合规定的防火器材.3.机房〔峒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绝缘油和其他易燃物品.用过的棉纱〔破布〕应存放在盖严的专用容器内,并放置在指定地点.九.涂饰1.设备表面应涂防锈漆.开关箱、接线盒等内壁应涂耐弧漆,颜色与出厂一致.2.设备的防护栏、油标、注油孔及油塞等的外表应涂红色油漆.3.设备表面脱落的油漆的部位应及时补漆.十.设备环境1.设备表面无积尘油垢2.机房〔峒室〕清洁,无杂物,无淤泥、无积水、无滴水、无油垢,工具、备件、材料等存放在固定地点,安放整齐3.机房〔峒室〕通风良好,照明设施亮度合适,符合安全要求.十一.记录、资料1.固定电气设备场所必须具备下列记录及资料;a.电气系统图;b.检修、维护记录,试验整定记录;c.运转记录,交接班记录.d.干部上岗巡查记录,非工作人员进入等综合记录.2.移动电气设备应有检查、修理试验整定记录和事故记录;低压隔爆开关的完好标准一.外观检查1.外壳无变形,无开焊,无锈蚀,托架无严重变形.2.操作手柄位置正确,扳动灵活,与操作轴连接牢固,无虚动作.3.磁力启动器的按钮与手柄及壳盖的闭锁关系正确可靠,并有警告标志.4.接地螺栓接地线完整齐全,接地标志明显,有规定期内接地电阻试验记录.二.隔爆性能:隔爆面、接线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一〕隔离刀闸开关1.接触良好,插入深度不小于刀闸宽度的2/3,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刀夹的75%.2.动刀闸的开合、位置动作方向与手柄严格协调一致..〔二〕导线带、电螺栓1.导线绝缘无破损老化,绝缘性能良好.绝缘电阻;1140V不低与2MΩ;660V不低于2MΩ;380V不低于1MΩ.2.配线整齐,清楚,开关内部导线不得有接头.3.开关露出的带电螺栓应用绝缘材料堵好.〔三〕保护装置1.继电器保护动作灵敏可靠,规定期内的试验整定记录.2.熔断管无严重烧焦痕迹,无裂纹.熔体容量选用合适.〔四〕.标志:开关须MA标志;出厂名牌及用途标志.移动变电站的完好标准一.外观检查1.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2.箱体及散热器无变形,锈蚀.3.拖撬小车无严重变形,轮组转动灵活,不松旷.4.箱体内、外无积尘、无水珠二.接线1.接线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2.电缆联接器接触良好,接线盒不发热,在井下使用时,应用监视型屏蔽橡套电缆.3.箱内二次回路导线排列整齐,瓷瓶牢固无松动现象,无裂纹、损伤,无放电痕迹。三.变压器1.线圈绝缘良好,绝缘老化程度不低于3级.2.运行声音正常,温度不超过下列规定:B级绝缘不超过110℃P级绝缘不超过125℃H级绝缘不超过135℃四.开关1.开关接线联接紧密,触头良好,无严重烧痕,隔离刀闸开关插入深度不小于宽度的2/3,三项合闸不同期性不大于3mm.2.开关操作机构动作灵活可靠,各传动轴不松旷,分、合闸指示正确.五.保护装置与绝缘1.保护装置齐全,整定合格,灵敏可靠,温度继电器动作灵敏正确.2.互感器性能良好,有规定期类测试记录.3.电气、机械联锁装置符合规定。4.接地标志明显,接地装置符合规定。5.绝缘性能良好,绝缘电阻值符合下列数值:127V不低于0.5MΩ380V、660V不低于5MΩ1140V不低于50MΩ并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六.隔爆性能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电动机的完好标准一.外观检查1.螺栓、接线盒、吊环、风翅、通风网护罩及散热片等零备件齐全、完整、紧固。2.运行中无异音。3.运行温度不超过生产厂规定,如无规定时可按下列规定:A级绝缘的绕组95℃E级绝缘的绕组105℃B级绝缘的绕组110℃F级绝缘的绕组125℃H级绝缘的绕组135℃集电环105℃换向器90℃滑动轴承65℃滚动轴承75℃4.运行中转动平稳,无明显震动,震动最大允许值见下表电动机转速(r/min) 震动值(mm) 一般电动机 隔爆型电动机 300015001000750及以下 0.060.100.130.16 0.050.0850.100.12 5.绕线型同步及直流电动机运行时火花等级不大于1级直流电动机换向瞬间允许增大为1级。6.电流不超过额定值:三相交流电动机在三相电压平衡条件下,三相电流之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相差5%。在电源电压及负载不变条件下,电流不得波动。7.接地装置符合规定。二.定子、转子1.绕组及铁芯表面无积垢,绝缘无老化、裂化,不松动。2.鼠笼转子无开裂断条,同步及电动机极掌不松动,起动铜条开焊、裂纹,转子绕组连接牢固,无开焊、虚焊现象。3.绕线及同步及电动机集电环不松动、表面无严重绕痕。电刷接触面积不小于75%。刷辫、刷握连接牢固,电刷在刷握中上下灵活,间隙不大于0.3mm,压力均匀。4.直流电动机换向器(整流子)表面无烧伤变黑现象,云母片应低于整流片0.5-1.5mm,且均匀一致。换向器表面磨损沟深不超过1mm,径向跳动不超过换向器直径的0.02%。电刷在刷握内移动灵活,压力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75%。5.换向器片与绕组焊接良好,无过热开焊现象。换向器片磨损剩余高度不得小于下表的规定(mm)换向器工作直径 极限剩余高度 ≥100>100—150>150—200>200—250>250—300>300—350>350—500 2.02.53.03.54.04.55.0 6.定子与转子间隙:异步电动机最大间隙之差不得超过平均值的30%;同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不得超过15%。7.绝缘良好温度在75时,定子绕组测绝缘电阻:3KV不低于3MΩ,6KV不低于6MΩ,700V及以下不低于0.5MΩ。转子绕组不低于0.5MΩ,大型电动机轴承座与机座之间绝缘垫完整无损,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8.高压电动机的泄漏及交直流耐压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进行试验,并符合要求。有规定期内的测试记录。三.轴承1.轴承不松旷,转动灵活,运行平稳无异响。滑动轴承油圈转动平稳。2.油质合格,油量适当,大型电动机有定期换油记录。3.强制水、油循环装置不阻塞,不渗漏。四.接线1.接线螺栓、引线瓷瓶、接线板无损伤裂纹,标号齐全,引线绝缘老化破损。2.接线终端应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接线。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五.隔爆性能隔爆电动机的隔爆性能应符合通用部分隔爆型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的完好标准一.外观检查1.外壳、托架无明显变形、无严重锈蚀。2.零备件齐全、完整、紧固。3.指示灯色别清晰,并符合规定。二.接线1.接线符合通用部分的要求。2.电源盖板、危险牌齐全。三.电气性能1.接触器绝缘无损伤、触头接触良好,触头开距为3.4-4.1mm。消弧装置齐全完整,接触器无噪声。绝缘电阻:660V不低于2MΩ380V不低于1MΩ127V不低于0.5MΩ四.保护装置1.过载、短路、漏地保护装置齐全,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2.熔断管完整无损伤,固定牢靠,熔体选用合适。3.机械、电气闭锁齐全可靠,手柄在停电位置时,触头不得带电。4.隔爆性能符合通用部分要求。5.接地可靠,接地装置及接地电阻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并有定期内的测试记录。矿用通讯、信号装置的完好标准一.外观检查1.零备件齐全完整紧固。2.外壳为锈蚀,无严重变形。壳体内无油污、积垢或水珠。3.观察窗清洁,无破损。二.接线1.接线及接线端子整齐、清洁,导线标志清晰。2.插销接线装置紧密、牢固,接头接触良好。3.接线应符合通用部分的规定。三.主回路绝缘性能1.绝缘性能良好,系统绝缘电阻值:1140V不低于5MΩ;660V不低于2MΩ;380V不低于1MΩ;127V不低于0.5MΩ;2.导线绝缘良好,无破损现象。四.整体系统功能1.控制、检验、监视、信号、显示系统的声、光显示正常。2.通讯系统声音清晰,音量适中。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