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的素质教育

2025-10-26 04:04:10

1、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对比而言的。应试教育重知识,轻能力,轻运用;重灌输,重题海战术,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重视少数人,牺牲多数人。它是一种陪读式,功利式,重视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鼠目寸光的教育,它是忽略人的全面发展,看不到人的发展的,静态式的,摧残人的心理,痛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而素质教育重能力,重运用,重方法,重效率,重每个学生,重人的全面发展。它是是一种快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视人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让人学会终生学习的教育。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如果我们再不改变应试教育的育人观,实施素质教育,损害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可爱的学生,而是中国的教育,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

1、研究教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我们应该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法上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转变到学生探究,老师引导上面来,注重师生双边的互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

 

1、导入

 

(1)、要有针对性,导入的内容必须与教学的内容一致、相关,不能是那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例,只是为了热闹。

 

(2)、导入要具有关联性,所谓关联性,也就是说他要能够解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3)、导入要具有直观性,比方说我们可以用图片,视频,当然就包括语言的直观。幽默也是一种直观,情境也是一种直观。

 

(4)、导入要具有启发性,我们的问题要给学生一种挑战性,或者引起一种悬念。

 

(5)、导入要有趣味性,因为它是课堂的开端,能不能吸引住学生,能不能激起学生那种兴趣非常重要。

2、呈现

呈现时,就一堂课而言,呈现不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在某一个阶段呈现一部分内容,然后走向一个程序,等这个程序结束我们可能又再呈现另外一部分的内容。所以一堂课,可能有几次呈现。不管呈现什么内容,呈现必须清楚,必须具有示范性,让学生能够在后面的操练和运用中能够有一个榜样的力量或者榜样的作用在里面。那么,要注意区分导入与呈现。导入具有准备的特点,只是指明方向而已。呈现必须要详尽、细致,要让学生知道具体要学什么。

3、上复习课

 

在上复习课时,要改变老师按照试卷的结构顺序逐一讲解的方式,提高效率。可以将其改成提问的形式,可以是教师提问,也可以是学生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还有,还可以把整个试卷的结构重新整理一下,比如阅读中有几篇是关于中心思想的。我们可以把问题题目的表现形式整理出来,看看是用全标题的形式,还是找主题思想的形式。

 

上复习课,所侧重的是知识的巩固和学生的运用能力,尤其是语言知识的准确运用。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应用,语言运用能力方方面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尤其是与学生的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的活动。

4、上语法课

 

上语法课时,语法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不要为语法而语法。我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意义,语法的学习策略,更要使学生清楚形式的运用,赋予语法以交际意义,使得学生可以用语法做事情。语法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要为语言交流做服务。因此,所设计的活动应能使学生运用语法知识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表达思想。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