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100平米只得70平米住建部发话了!别了,公摊
近年来舆论密切关注的“买100平米房子只得70平米”现象有望终结,以后买房或将按照“套内使用面积”交易。这对房价有何葩溆氩棍影响,会降购房成本吗?
截图自《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
其实早在2002年,重庆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首次对商品房的计价方式做出规定: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
近几年,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未来,我国的房地产交易或将告别“公摊面积”。
什么是公摊面积?
买100平米的房子,结果实际住进去只有70平,这凭空少了的面积就是公摊面积。
根据2000年开始实施的《房产测量规范》,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有:
1、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共有建筑面积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这意味着,不仅电梯、楼道、门厅,甚至门口警卫室的一部分面积也要由购房者买单。
北京丰台区某住宅门厅处贴满广告。中新网 谢艺观 摄
记者2018年曾调查发现,北京某小区共有20个电梯、60个电梯广告位。假如不考虑平台抽成,那么一个广告位一年7200元,小区物业出租60个广告位,每年能收益43万元。如果把电梯广告的收入返还给业主,就可以少交近一半的物业费。
“小区电梯、楼道、门厅的一些广告位,也是业主所有,前期开发商或后期物业公司接管后出售广告位牟利,难道不应该向业主交钱吗?”他说。
消费者担心引发房价上涨
“面积不是买不买房的核心问题,价钱才是问题。”
“住宅建筑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会让房价上涨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80后”王世明(化名)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看到这个消息,第一个问题就是担心房价是否因此上涨。
王世明前年在老家的省会城市买了一套房,交易面积是99平米,总价89万元。但去年交房时候,他测量了实际使用面积,只有60多平米,对一家四口来说,住得有点憋屈。
他计划明年再买一套大点的房子,但公摊面积是他最担心的问题,因此他决定买二手房,“这样能明确知道使用面积有多大。现在担心是‘按套内使用面积交易’政策一旦实施,二手房是不是也会涨价,这样钱就不够了。”
与王世明一样担心的人不在少数。
资料图:购房人在楼盘看沙盘并咨询售楼工作人员。中新社发 汤彦俊 摄
“整体来看,改成按套内面积计价之后,对人们的实际购房成本基本没有影响。”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与现房和二手房相比,套内面积计价影响最大的是期房销售。
“现房和二手房的房本上会明确标出套内面积和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是固定的。但购买期房时,考虑到实际建造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公摊系数是会变化的。”张大伟表示,用套内面积计价,开发商就没办法在这上面做文章了。
与杨红旭观点不同的地方,张大伟认为,对于购房者而言,物业费等因为建筑面积衍生的收费有可能会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小越好。 “如果开发商过度挤压公摊,会导致社区品质下调,包括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面积缩水。”张大伟说。
资料图:湖南长沙一楼盘土地上,推土机正在作业。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按套内面积交易有什么好处?
“即便是同一个小区,不同楼层、不同位置的房子公摊系数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人们如果不了解这些细节,在买房时就很可能吃亏。”杨红旭说,“住宅建筑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信息更为透明,也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楼建波也认为,“其实无论按哪种方式,最关键的是把标准制定清楚,能让人看得明白。”
“我们在比对国内外住宅相关数据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日本和欧洲等很多国家的水平,但其实,这些国家是用套内面积积算的,而我们用建筑面积。”杨红旭说。
他还表示,中国的房地产管理行业标准在不断优化,按套内面积计算是住房产业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