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风民俗-旅游攻略
彝族火把节:
1、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逛罹为垴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啧困鹉悒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黄龙庙会:
1、 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在寺前空地上帐篷连营,炉火如星,各部酋长率众排列大围,环跳互唱,应声山谷。

春倌说春:
1、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时间在春节前后。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们爬山涉水,走乡串户,每到一地,便编一些吉利的歌谣演唱。说唱完毕,将一张红纸印制的检牛图送给主人家。说检结束后,户主要送些钱币给检倌,以作报酬。
学三年跟三年:
1、 汉族社会习俗。流行于四川各地。旧时投师学艺一般需三年时间。按习俗,三年之中,师傅只管徒弟伙食,会给少量衣鞋钱和剃头钱,不给工钱,徒弟出工得的工钱也归师傅。三年期满后,许多徒弟还要跟三年才能独立谋生。这三年里,徒弟相当于半个工人,有一定收入。
牵牲见客:
1、 彝族交际习俗。彝族待客,根据客人在社会上的地们而分别宰杀不同的牲口:贵客杀牛,次者杀猪羊,一般客人杀鸡。不管宰杀什么牲口, 都一定要等客人进门后,将牲口牵致电客人面前让客人看过然后才宰杀,以表明牲口绝非死物或偷来的。

磨秋:
1、 彝族游艺习俗。又称磨礅秋等。取一根长1米-2米的硬木竖于场地中央,顶端稍尖,作为轴心;另以一根长约6米的木杆,中部凿一圆暄鸲订伐洞,横置于立柱顶上。转动时状似推磨,又如秋千上下升降,故名。游乐时,横杆两头人数本等,双方推动横杆助跑几步后,迅速骑上或匍匐杆头,随杆旋转起伏,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借助蹬力使横杆两端交替上下,旋转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