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听劝告,屡犯错误怎么处罚

2025-05-09 17:18:17

学生不听劝告,屡犯错虱忪招莫误,要不要处罚,如何处罚?历来是班主任和众多学生家长非常关心又颇感困惑的问题,更是班主任工作中最敏感的维咩缡朊问题之一。

笔者认为,处罚作为教育的补充手段是必要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这几个原则:

一、对事的原则;

二、及时的原则;

三、关心的原则;

四、差异的原则;

五、适度的原则。

学生不听劝告,屡犯错误怎么处罚

二、及时原则

学生犯了错误,及时的处罚常常是学生认识转变、奋发进取的”清醒剂”。有些班主任在学生犯一次错误后,并不立即处理,而是等待这位学生多次错误后再进行”秋后算总帐”,这样,不同时间发生、性质个异的错误就被混淆在一起,学生在接受处罚时,很难对自己的错误产生较为深刻、清晰的认识,甚至对自己具体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改正都很不清楚,教育效果被大大打了折扣。另外,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及时解决时,既不能视而不见,无所表示,也不能草率了断,应该对学生的错误做简单的评价,待时间充裕后再进行妥善全面的处理。大量事实表明,学生错误得不到及时解决,时过境迁,容易使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因为得不到及时矫正而习以为常。

三、关心原则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众多因素中最为突出的因素。一个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后,他就会从内心受到鼓舞、激励,受到信赖,感到欣慰,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为了制止学生的某一错误行为,而用处罚来摧毁他的活力,代价未免太高。处罚必须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和疼爱,特别在大庭广众中受罚,如果不体现关心爱护,极易扭曲学生的性格。因而在课堂上发生的问题,尽可能放到课后去解决;在集体场合发生的问题,设法和学生个别谈话;学生的情绪比较冲动,一时转不过弯来的时候,不要急于让他承认错误,待他冷静下来以后再做彻底处理。

学生不听劝告,屡犯错误怎么处罚

五、适度原则

“教不严,师之惰”,学生有缺点错误,应予批评教育和处罚,不能听之任之,但处罚毕竟是外在控制行为的方法,如果为了表现严师风度,过度滥用或使用不当,不仅效果降低,而且学生自身判断力也会受压抑,因此,严师必须掌握”严”的分寸,处罚应针对错误性质,实事求是处理,帮助督促学生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改正缺点错误。忘了一次卫生值日,罚扫教室一周;迟到几分钟,责令停课半天写检讨书等等,此类着眼于对学生错误实施报复的”以牙还牙”式处罚,看起来很严,其实有失分寸,变成苛刻,处罚成了目的,报复完了,事件也就结束,并极有可能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而学生并不信服,当面慑于师威,忍气吞声,背后颇多怨言,牢骚满腹,因而难以达到处罚的目的。

以上是本人在这几年班主任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诚然,以上原则也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这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予以改善和健全。希望各位班主任能给予指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