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老人如何通过公证做好财产规划?

2025-11-05 06:37:09

1、夫妻财产约定公证

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公证,也称婚后财产约定公证或婚内财产约定公证,顾名思义,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夫妻双方的共同申请,依法证明夫妻之间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行何种财产制度、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分配以及权利义务事宜签订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

通过夫妻财产约定公证对于诸如房产、股票、存款等家庭常见资产进行细致的约定,从而明确财产归属标准,细化财产分配规则,避免由于缺少约定而造成日后财产流转过程中的麻烦。

2、赠与公证

很多再婚老年人为了避免自己去世后两方各自的子女之间因财产继承产生纠纷,选择在生前就将自己的财产(房产居多)赠与给己方的子女。赠与公证是公证机构依法证明赠与人赠与财产、受赠人接受赠与财产的行为或赠与人与受赠人签定赠与合同的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办理赠与公证有两种方式:分别证明赠与人的赠与书、受赠人的受赠书,或证明赠与人与受赠人共同签订赠与合同。

3、赡养协议公证

赡养协议公证是指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当事人签订赡养协议真实、合法的活动。

4、遗嘱公证

遗嘱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其依照法律和本人意愿,生前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去世后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予以证明的活动。老年再婚夫妻的任一方,如果希望将自有的财产在死后做个安排,则可以对于归属个人所有的财产订立遗嘱,将财产留给自己的配偶、子女以及其他人。通过公证的方式订立遗嘱,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