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必要先养心才能更好养护身体永葆健康

2025-11-26 09:50:04

1、《黄帝内经》中这样描述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一十二官危。”君主,是古代国家元首的称谓,有统帅、高于一切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全体国民的主宰者。 

2、把心称为君主,肯定了心在五脏六腑中的重要性,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

3、“神明”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及这些活动所反映的聪明智慧,它们都是由心所主持的。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则精神健旺,神志清楚;反之,则神志异常,出现惊悸、健忘、失眠、癫狂等症候,也可引起其他脏腑的功能紊乱。

1、另外,心主神明还说明,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统帅各个脏器,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种复杂的生理活动,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如果心发生病变,则其他脏腑的生理活动也会出现紊乱,从而产生各种疾病。 

2、因此,以君主之官比喻心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3、心在人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但是如今患心脏病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年纪轻轻心脏就不好,不是憋闷,就是疼痛难忍,或者老是心慌。

4、◎静心、定心、宽心、善心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达到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生活中我们要做到静心、定心、宽心和善心。   静心就是要心绪宁静,心静如水,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金钱、地位勾心斗角,更不能为之而寝食不安。

 善心就是要有一颗善良之心,时时处处事事都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好善乐施献爱心,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自己的心境也会得到慰藉。

1、 ◎通过饮食来保护心脏   合理的饮食能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平时饮食要清淡,因为盐分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不要暴饮暴食,要戒烟限酒;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杏仁、莲子、黄豆、黑芝麻、木耳、红枣等。 

如果一个人本来就有心脏病,太高兴心气已经涣散了,然后这个时候又要暴饮暴食,脾胃的负担超负荷了,只好“借用”心气来消化这些食物,心气必然亏虚。因此,心脏病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往往会突然发病,这就是乐极生悲了。

2、◎夏季尤其要养心   按照中医的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有所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也成为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生活中要注意戒烟限酒,不要饮浓茶,保证充足的睡眠。   还要多喝水,多补水,因为夏季出汗较多,如不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液中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致使血流缓慢,造成血管栓塞,极易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所以,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再喝水,要养成睡前半小时和清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的习惯。   另外,还要避开“魔鬼时间”。一天24小时中,上午6~11点是患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峰时间,医学上称它为“魔鬼时间”。因此,患有冠心病的人清晨不宜做剧烈运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