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我们更爱生活
1、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给孩子看。我出生在东北,北大荒的土地上,多数都是山东,河北的移居客。我们保留的仪式和文化底蕴照比中原地区差很多。这也是东北人不恋家的原因之一,似乎根并不在那里。蟛杆戛攉小时候,家里过年的时候,没有了仪式,印象里全是满桌子的酒肉。我们应该带领孩子们,参加年节的各种活动并解释活动的内容。比如,请祖宗牌位,上香等等。吃饭时,也不要怕孩子饿了就放在桌子上先吃。虽说,大多数长辈不再立规矩,但是总少了几分仪式的味道。不如全家围坐在桌子前面,长辈致贺岁辞,碰杯喝了第一杯酒后,再吃菜夹肉,更温暖,更有味道,更珍惜团聚的时光。

3、为孩子的每一个节点准备鞭徇跋尜仪式。我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儿“遗精”了,他又羞愧又害怕,一整天都惴惴不安。放学回家,妈妈招来了好多亲朋好友,隆重地为他庆祝成人礼。妈妈激动地说,“恭萄辉守蕾喜你!儿子,今天起你成为真正的男人!我为你骄傲!”孩子立即感到自己变得高大伟岸,充满责任感。一位老师在开学之初,开展了主题班会。她让所有的孩子们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再让孩子们写下最想改正,又总也改不掉的缺点。然后,让孩子们拿着纸条,走出教室,将所有的“不能做到的事”郑重地埋在树下。并告诉自己,我不能做到的事已经解决了,以后没有什么是我做不到的。聪明的老师,充分利用了仪式的力量,为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心理课。如果可以,每天至少有一顿饭,一家人团坐在桌前,品评美味的食物,谈谈愉快的一天。如果可以,每周抽出一个下午,陪孩子吃一次下午茶,聊聊最近看的好书,享受亲子美好时光。如果可以,在孩子每一个生日,父母陪孩子隆重地庆祝,送他礼物,附上真诚的信和祝福。告诉他,你有多爱他,在你眼里,他有多么宝贵,阐明每个生日的重要意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