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流感的治疗及防控

2025-07-13 03:29:21

鸭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群的A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鸭轻度呼吸道症状的一种疾病,继发细菌感染是致死的重要因素。本病秋冬季易发,一般经口感染,2~6周龄雏鸭最易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病毒株毒力的强弱及其他病的继发感染紧密相关。

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特点本病在养鸭业发达的国家都曾有过报道,但在大多数国家,只引起较轻的呼吸道症状或无症状,仅是带毒鸭。A型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不强。许多普通消毒药液能迅速杀灭它。病鸭和带毒鸭是主要传染源,一般经口感染,2~6周龄的雏鸭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病毒株的毒力强弱有关,也与继发其他病有关。

剖检变化主要病变是鼻腔黏膜发炎,在鼻腔和眶下窦中,充有浆液或黏液,有的病例则呈干酪样。鼻咽部和气管黏膜充血,气囊混浊、水肿或有纤维素性炎症。

当出现上述症状及剖检变化时,应立即报告兽医行政部门进行确诊。

防治措施

严把引种关,不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特别是做好雏鸭的防寒保暖,增强鸭群的肌体抗病力,预防本病发生。

一旦发生疫情,要立即上报疫情,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下按法定要求采取封锁、隔离、焚尸、消毒等综合措施扑灭疫情。

积极做好综合防制措施,注意防止病原传入鸭群。在兽医行政部门许可的前提下,可试行防制,或用相应血清型的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