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性能化设计的基本程序与设计步骤
1、性能化设计过程可分为若干个步骤,各步骤相互联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其主要步骤包括:1)确定工程范围。2)确定总体目标。3)确定设计目标。4)建立性能判定标准。5)设定火灾场景。6)建立试设计。7)评估试设计及性能指标判定。8)确定最终设计方案。9)完成报告,编写设计文件。
2、确定工程范围性能化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工程的范围及相关的参数。首先要了解工程各方面的信息,如建筑的特征、使用功能等。对特殊的建筑,如大空间(中庭或仓库),或者人员密集的商场、礼堂和运动场等要格外关注。对建筑的工艺特征也要进行专门的研讨,如特殊的作业区、危险物品的使用或储存区、昂贵设备区以及零故障区等。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其使用者的特征也不同(如住宅建筑与商业建筑),使用者特征包括年龄、智力、是否睡觉、体能状态等因素。
3、确定总体目标一旦确定了工程的范妹彖遢哇围,性能化设计过程的下一步就是要确定消防安全总目标。在消防安全设计中,消防安全总体目标是一个范围比较广泛的概念,它表示社会所期望的安全水平。攉淠艇髋它们主要是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描述,通常指保护人类生命和相邻建筑及其他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概括地说,消防安全应达到的总体目标是:保护生命、保护财产、保护使用功能、保护环境不受火灾的有害影响。功能目标是设计总体目标的基础,它把总体目标提炼为能够用工程语言进行量化的数值。概括地说,它们指出一个建筑如何才能达到上述的社会所期望的安全目标。功能目标通常可用计量的术语加以表征。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旦功能目标或损失目标明确了,人们就必须有一个确定建筑及其系统发挥作用的性能水平的方法。这项工作是通过性能要求完成的。性能要求是性能水平的表述。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系统、组件以及建筑方法等必须满足性能水平的要求,从而达到消防安全的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在设计时,不仅要能够量化这些参数,还应对其进行计量和计算。例如,要求:将火灾的传播限制在起火房间内,在烟气蔓延出起火房间以前通知使用者,保证疏散通道处于可使用状态直到使用者到达安全地点。以上每一个具体要求都涉及建筑及其系统如何工作才能满足规定的生命安全总体目标和功能目标,并且可对每项要求进行计量或计算。
4、确定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指为满足性能要求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因此,允许采用两种方法来满足性能要求。这两种方法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1)视为合格的规定。包括如何采用材料、构件、设计因素和设计方法的示例,如果采用了,其结果就满足性能要求。2)替代方案。如果可以证明某设计方案能够达到相关的性能要求,.或者与视为合格的规定等效,那么对于与上述“视为合格的规定”不同的设计方案,仍可以被批准为合格。
5、设定火灾场景火灾场景是对某特定火灾从引燃或者从设定的燃烧到火灾增长到最高峰以及火灾所造成的破坏的描述。火灾场景的建立应包括概率因素和确定性因素,也就是说,此种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火灾真的发生了,它是如何发展和蔓延的。在建立火灾场景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建筑的平面布局,火灾荷载及分布状态,火灾可能发生的位置,室内人员的分布与状态,火灾可能发生时的环境因素等。
6、建立试设计并进行评估在本步骤中,应提出多个消防安全设计方案,并按照规范的规定进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评估过程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许多消防安全措施的评估都是依据设计火灾曲线和设计目标进行的。例如增加感烟探测器或自动喷淋装置,修改通风特征,变更建筑材料、内装修和建筑内部摆设等因素,都可在本步骤内进行评估。在评估不同的方案时,清楚地了解该方案是否达到了设计目标是很重要的。
7、完成报告,编写设计文件分析和设计报告是性能化设计能否被批准的关键因素。该报告需要概括分析和设计过程中的全部步骤,并且报告分析和设计结果所提出的格式和方式都要符合权威机构和客户的要求。该报士涂鹪姘告包括:1)工程的基本信息。2)分析或设计目标。包括制订此目标的理由。3)设计方法(基本原理)陈述。包括所采用的方法,为什么采用,做出了什么假设,采用了什么工具和理念。4)性能评估指标。5)火灾场景的选择和设计火灾。6)设计方案的描述。7)消防安全管理。8)参考的资料、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