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工资中的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1、首先要知道计算个人所得税涉及到的各个名词的含义。应发工资:未扣除各项社会保险费前的工资;应纳税所得额:扣除各项社会保险费后,用来计算应纳税额的数额;应纳税额: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囤耽编龋税依据,也就是你工资中需要缴纳税额的那一部分工资;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寸,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速算扣除数:是国家税务局根据个税缴纳级别为了方便计算个税而制定出来的计算依据。

3、理清各名词之间的关系,写出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起征点(5000元);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5、先来看看应纳税所得额是怎么计算的;按照公式套进去,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则=9050-1166.6=7883.4元,可以拿手中的计算器试算一下。

7、可以看出2883.4在税率中是属于第一个级别的,也就是需缴纳其中3%的部分。拿出公式,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税率-速算扣除数,此级别的速算扣除数为0,故不需要减去该数值,则=2883.4*0.03=86.502,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则为86.50元。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68
阅读量:23
阅读量:26
阅读量:62
阅读量: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