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小提琴时应注意哪些细节
1、练琴姿势初学时最好以站姿为主,两脚分成八字形,全身的重量平均放在两脚上(重心也可临时移至左脚或右脚),要注意身体的垂直,不可弯腰驼背或挺着肚子。为减少站立的疲劳,有时也可以坐着练习。
2、持琴应将小提琴的背板放在左边锁骨上,用左下颚夹住小提琴的腮托处,使左腮托牢牢地夹住小提琴琴身以防移位。根据每个人颈部的长短,可采用一个合适的肩垫。琴头略偏向胸部的左边,即琴身中心线与人肩形成45°夹角。琴身不应平放,而是向右倾斜约45°,要高于肩膀有利于按弦和运弓。
3、持琴与按弦左手持琴,在一把位时一般用拇指的第一节与食指的第三节的外侧,轻轻地夹在琴颈上,手腕略向外弯,时部向胸前扭转,演类时注意保持放松状态。三把位以上般拇指的第一节不靠琴颈左侧,而移至琴颈的下面,轻轻地托住琴颈,食指则完全离开琴颈。手指按弦一般用指尖,以不碰临近琴弦为准。特殊情况下为了发音的需要,也用指肚按弦。左手指的起落应从指根抬起,但不宜抬得过高,如果手指较硬缺乏弹性者,可适当抬高一些,落弦时要注意弹性、放松、准确。
4、换把位手指在指板上的固定位置称为把位。把位的划分是按照音阶的排列次序,以食指在任何弦上所固定的音位为准来确定的。例如,在呶蓟鹭毵E弦上当1指按E弦的E(或”F)音时是第一把位,I指接按E弦的G(或G)音时是第二把位。再往下移是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和第十把位。这些把位中,第一到第三把位称为低把位,第四把位以上称为高把位。换把位的基本动作有五种:即移指换把、首滑指换把、尾滑指换把、媒介音越指换把和同音换把。这五种换把,移指是换把的基础,而媒介音(顺指、越指)对练习换把也很重要,掌握这些技法以后,在拉乐曲时应根据表现乐曲内容的需要去演奏,不要生硬地都加上滑音或媒介音。
5、揉弦(颤指或抖音)揉峤奕龀沁弦(颤指或抖音)是小提琴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它是从演奏者内心激发出来的感情,而产生的表现手段。通过它可以表达不同风格、不同勰皎略损感情的乐曲。揉弦有两种基本方法,一种是以手腕为主的揉弦,一种是以肘为主的揉弦。手腕为主的揉弦,基本动作是手指尖或偏向指肚按在准确的音上,以手指和腕部的积极动作和下臂的辅助,前后摇动而产生的;以肘为主的揉弦,主要是下臂主动,加上腕部和土臂的辅助动作,是由手肘和臂下的主要动作而产生的。这两种揉弦比较起来,手腕为主的揉弦更优越一些,但两者都需要掌握。
6、右手持弓与运弓持弓时右手应经常保持拇指尖与中指指肚,相对形成一个自然的空拳形式,而不是棱角凸起的形状。拇指的指尖紧靠马尾的尖端,要自然地用拇指指尖把弓托住。把弓拉直是运弓的基本要求,但运弓时由于把位,各条弦的位置不同,手臂的位置也随着改变。其原则是尽可能保持手臂与要重视各种弓法要注重各种弓法的练习,如:分弓、连弓、顿弓、跳弓、等弦的平行及中间位置。音等,特别是弓子各部位的分配,如:;全弓、上半弓、下半弓中弓、弓尖,弓根及各种混合弓法。这些都是常用的基本弓法,必须认真练习,正确地掌握。
7、音准音准不好是学习小提琴最常见的缺点,自学者更甚。
8、节奏节奏掌握不好也是常见的缺点,解决办法除利用节拍机协助训练外,更重要的是从主观上培养,加强节奏感。
9、发音问题一些业余的小提琴练习者动作紧张,唯恐拉不响而使劲压弓,发出的声音既刺耳又难听。也有的相反,发音太弱太飘。发音在小提琴技巧中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