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倒经:[4]生活中倒经的预防和调护
月经期,在子宫以外部位如鼻粘膜、胃、肠、肺、乳腺等部位发生出血,称为倒经,亦称“代偿性月经”、“周期性子宫外出血”。此时,月经量少,甚至无月经,鼻衄或吐血量可多可少。常伴有全身不适、精神不畅、烦躁不安、下腹部胀痛等症状。倒经大多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病因可能和各脏层上皮分化异常相关。血液病也是引起倒经的因素之一。
![中医治倒经:[4]生活中倒经的预防和调护](https://exp-picture.cdn.bcebos.com/3aae2b4f50b8b43edb485dfe7132939c2df7192b.jpg)
月经是性成熟妇女生理表现的主要特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周期性调节下,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周期性子宫出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而倒经是指妇女于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就会出现有规律的、同期性的鼻血,有的还会伴有吐血、外耳道流血、眼结膜出血、便血等,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月经”或“替代性月经”,此种现象若反复发作不愈,往往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严重者会引起贫血症而影响身体健康。
倒经的预防与调护:
平素应保持心情开朗,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乐观,避免紧张与激动。
多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以增加血管的弹性,少食辛辣、香窜食品,用药不宜过于温燥。
注意生活起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对反复倒经,药物治疗无效者,必须查明出血原因,特别是有否器质性 病变。
(共篇)上一篇:倒经的介绍|下一篇: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35
阅读量:160
阅读量:96
阅读量:26
阅读量: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