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职业精神?
1、(一)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
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
表现为从业人员勤奋努力,
精益求精,
尽职尽责的职业行为。
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
本要求。
爱岗敬业,
不应是来自于社会的强制,
而应是从业者所自觉认同的道德要求。
职业不仅是个
人谋生的手段,
也是从业者完成自身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是个人实现自我、
完善自我的不可
或缺的舞台。因此,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就应当是: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是社会对每个从业者的要求,更应当是每个从业者对自己
的自觉约束。
2、(二)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
不仅是做人的准则,
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
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
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职业是人际交往的窗口,
职业活动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
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不仅是从业者步入职业殿堂的“通行证”,
体现着他的道德操守和人格
力量,也是具体行业立足的基础。缺失了诚信就失去了人心,失去了社会的支持,失去了发
展壮大的机遇。无
诚实守信作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我国从计划
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在这一时期,
职业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健
康的现象,
突出的表现之一,
就是一些企业及其从业人员诚信的缺失,
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的顺利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败坏了一些企业的名声。因此,在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强调职业领域的诚实守信,可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 (三)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秉持公平、公正、公道的立场,做到不谋私
利,不徇私情,不以权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讲正气、重原则、顶歪风。这也是
社会主义职业特征的体现。
在阶级对抗和等级森严的社会中,
职业有明显的高低贵贱之分,
职业活动在价值取向上
也必然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而体现出差异性,
即所谓的“富贵可重,
贫贱可轻”。
在社会主
义制度下,
职业的差别不再是地位高低贵贱的象征,
而只是所从事的工作的不同,
不仅从业
者之间而且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都是平等的社会公民。
同时,
职业的划分也不是为特殊的
利益集团和个人创造谋取利益的机会,
而是为了公平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以,
以公道之心
办事就必然成为职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
对于从业者来说,办事公道,就是不仅要以公道之心待人,而且也应以公道之心待己。
以公道之心待人就能待人平等,
做事公平,
形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以公道之
心待己则能不放私心,不挟私欲,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4、(四)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
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职业场所是体现这一核心要求的重要领域,
职业活
动使得为人民服务获得了具体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也在职业活动中表
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无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
的形式为人民服务。
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
都自觉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
整个社会
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服务者,
人人都是服务对象,
即“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良好秩序
与和谐状态。
5、(五)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
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起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
并通过
兢兢业业的工作,
为社会和他人尽到力所能及的责任。
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
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终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
众,都要体现奉献社会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应当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