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博学于文

2025-05-21 22:14:22

1、要理解“博学于文”应该先看看原著的语腱葱炙尕言环境。---------------------------幻腾寂埒--------------------------《论语·颜渊篇》节选: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通篇都是:“某某”问“什么”,然后孔子回答了什么。“博学于文”出自孔子的答语。

2、“子张问政”“子张”指的是颛孙师,他字子张,是孔门弟子之一。颛孙师出身微贱,且犯过罪,一生没当过官。“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身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因为整节只有一个“政”字,不知道颛孙师具体问的是什么。那么整句连起来猜想应该是:颛孙师问孔子“怎么才算是一个好官?”

3、那怎么才能做一个好官呢?孔子从三方面作出了回答。对上:“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对自己:“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对别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是孔子认为为官者应该对自己的要求。博:广博、广泛;文:文章、典籍;约:约束。蕴宗宿掾礼:礼法,当时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等。就是说:为官者应该广泛的学习文章典籍,用礼法来约束自己。注意:古代的“文章典籍”多是行为规范类的,和现在的“知识、书籍”有区别,有点像现在的“规则制度、行为准则”

5、如果单拿出“博学于文”四字,不考虑上下语境,在现代汉语中只能用字面意思去理解了,“文”字可以理解为知识、书籍。那么现在这句也可以理解为:广泛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书籍。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