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怎么办
拖延只是一种行为的表现。我们在各种压力、焦虑的影响下,丧失做事情的动力,抑或是瞻前顾后、畏手畏脚,一直逃避对问题的直面 —— 这些现象加起来,就叫做拖延。导致拖延产生的本质原因,对于每个人,差别其实可能非常大。
完美者,取悦者,冲突者,彷徨者
1、完美者Carol Dweck 提出的成长心态,是这几年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观点。她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两种心态。固定心态者,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我做得不好」就等同于「我不行」而成长心态者,会认为能力是动态的:「我做得不好」,带来的是「我在进步」。

3、冲突时当你面对两难抉择时,不妨考虑这几步:1困境真的存在吗?这个「两难坦悍沮维抉择」真的存在吗?一定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吗?它们有没有达成一致的可能性?2猜测艘凿窭锔真的成立吗?之所以会存在「两难」,一定是因为它们既有收益、也有风险。但这些风险和收益真的成立吗?它们是你自己的臆测、猜想,还是真的存在?不妨用客观的证据和数据给予支撑。3明确自己的能力圈一旦明确了前两者,接下来其实就很简单了:想清楚,哪些是我可控的,可以想办法去改善和控制;哪些是不可控的,我只能做好心理准备,以最好的状态去对待它们。这就是「能力圈」—— 为了后者去担忧、烦恼,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做出决定,直面这些潜在的问题。希望这种心态,能帮你走出犹豫不决的泥泞。

6、迟暮者你一定理解这种感觉:觉得自己的生活可以「看得到头」,能看到自己未来5年、10年的处境,知道应该顺应什么样的路径,也知道自己并不能改变和主导什么。这是一种可怕的状况:它会不断磨蚀你的动力,让你变得得过且过。你在一成不变的环境里待久了,就会慢慢失去对外界的敏锐。当变化到来时,只能留在原地,看着周围一切发生巨变。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