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巴栽培技术

2025-05-07 20:02:34

  葫芦巴,别名芦巴子、香草等。以种子入药,有补肾壮阳、散结止痛之功效。因其含有胶质,故又为枞绶晷箜提炼植物胶的重要原料,市场销量很大。葫芦巴因前几年市场低迷,价格下跌后,无人种植。经过数年库存消耗之后,库存逐渐薄弱,市场供应由供过于求转向供不应求。有人统计,目前葫芦巴的库存量仅够半年之用。价格也从原来的1.5元,逐渐上涨到2元左右,直至目前的3元左右,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因此,适当发展葫芦巴生产已为当务之急。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葫芦巴栽培技术

  二、生长习性:葫芦巴喜温暖、稍干燥的气候。较耐旱、耐寒、怕高温潮湿气候。怕涝,喜阳光充足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好。

  三、整地与施肥:选土层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田块,精耕细作。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亩施土杂肥2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钾肥50公斤或含氨磷钾各15%的复合肥50公斤。

葫芦巴栽培技术

  六、收获与加工:葫芦巴于小满前后,地上茎叶枯黄后采收。采收时,将成熟的葫芦巴植株用镰收割后晒干,脱粒扬净,再将种子晒干后,既可入药出售。亩产量300公斤。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84
  • 阅读量:37
  • 阅读量:24
  • 阅读量:56
  • 阅读量:94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