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申论全部题型 直接提高五十分

2025-05-09 11:58:04

  如果说申论考试是一次“华山论剑”,那剑手们需要练就哪些高深武功呢?  考试大纲说: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感觉:很玄的样子。  实际上不管考试要求、能力要求如何,其最终都依托题目来得以呈现,所以申论备考的关键就 在于熟悉并掌握常规题型,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从命题看,申论的基础题型有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对策类试题、应用文写作题、议论文写作五大类。  所以:题型就是命题人所出的剑招,知道了它是哪一门剑法,自然就能够破解。  所谓,任天花乱坠,惟解题不赘!  下面,我们就一起寻求破剑之道。

搞定申论全部题型 直接提高五十分

概括类试题--提高五分

1、题型简介  所谓概括类试题,简单而言就是概括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信息。  单纯的了解概念意义不大,我们直接用题目来说话。  案例:  根据“给定资料1”,“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作简要说明。(2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400字。(2012.4.21联考申论真题)  此类试题的特点在于:  1,明确指定了材料,如“给定资料1”;  2,问题、要求非常的直观和明确,审题并不难。

搞定申论全部题型 直接提高五十分

2、答题要点  破剑“八字方针”:  1,针对问题。换句话来讲就是存在什么问题,就从哪些方面提出对策。  2,立足材料。前面我们已经明确讲过,申论是主旨性阅读,所以材料永远是最重要的。  解题步骤:  1,明确要求;  2,回归材料;  3,整理要点(这里的顺序很重要哦,不可颠三倒四)。  好,我们同样对案例进行示范性作答。通过审题,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关键信息:  1,作答要立足材料5;  2,应该先概括人口普查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提出对策;  3,答题应该条理清楚(呈现要点的形式),且紧扣材料来组织内容。

3、案例应用  下面,我们同样回归材料:  第一段:2010年7月,某网站设置了“你会配合普查员进行入户啡捏葆锵登记吗”的问卷调查, 选择“会”的只有43%,选择“不会”的占 14.9%,选择“看情况而定”的占42.1%。 其实,民众有这样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某先生曾在一家中介机构留下个人信息,于是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买房、卖房信息便源源不断地发到他的手机上,甚至银行账户、股票账户等私密性极强的信息,也在网络上被公开出售……有专家指出,人口普查受阻的背后是一种不容低估的信任危机【问题一】。  第二段:某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在同城多处购房,甚至多城购房的情况已很普遍, “人户分离”现象非常多【问题二】,这就需要自住户准备好自己家人的证件,普查员上门时直接登记就行了,省时省力。如果是租住户,最好提供一下房东的相关信息或联系方式【措施二】。”另外,本次普查要求尽量入户登记,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小区都出现了“入户难”的问题【问题三】。一天上午,记者跟随某社区普查员小袁来到普查小区,在某单元的一住户门前,上前敲门, 敲了许久, 一直无人应答。 “可能是没人在家吧”,小袁一边说着,一边想迈步离开。这时门吱的一声打开了,一个睡眼朦胧的男子伸出头来问:“什么事?”小袁把挂在胸前的普查员证一亮,礼貌地说: “先生您 好,我们是社区居委会的,现在入户进行人口普查,麻烦您出示一下您家的户口本。 ”或许是不满美梦被人惊扰,对方不耐烦地说道:“我的户口本被我妈带出国了,你们要找,就去国外找我妈要去吧! ”说完就把门关上了。  第三段: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为做好普查工作推出了很多举措。2010年8月,市人口普查办公室要求各区人口普查委员会携街道、居委会普查人员,在试点小区门口摆展台,集中悬挂横幅,并给每户居民发放了《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就入户登记问题做介绍【措施三】。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工作人员除做好当天的宣传外,还将担负试点小区入户普查的10名普查员的照片张贴在小区门口【措施三】。该市人口普查办公室,以《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为依据设计制作了该市人口普查《保密承诺书》【措施一】,对个人信息,如住址、婚姻状况、住房状况、联系电话等做出依法保密的承诺。普查员入户时与普查对象现场签订《保密承诺书》,并留下监督举报电话,确保普查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措施一】。  将材料阅读中所提取的信息进行稍加整理,我们就可以出招了!  参考答案: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主要遇到以下三个问题:用户的信任危机;人户分离现象突出;入户难。  应对措施:一,制作人口普查《保密承诺书》,与普查对象现场签订《保密承诺书》,留下监督举报电话,确保个人隐私不被泄露;二,优化普查工作方式,倡导自住户提前准备好家人的证件;要求租住户提供房东的相关信息或联系方式;三,在试点小区门口摆展台,集中悬挂横幅,并居民发放《致小区居民的一封信》,并将普查员的照片张贴在小区门口。  对策题简单吧?你学会了吗?赶紧把分数装进口袋吧!

综合分析类试题

1、题型简介  如果综合分析类试题也是一套剑法的话,那应该属于比较高深、尖端的剑法,绝不是街头混混打架所使用的“闷头十八刺”。  这一路剑法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是对观点、论断、词句的全面分析(因为全,所以悬)。  来,看看它是如何耍剑的:  “给定资料4”中陈博士表示了对我国陷入“人口诅咒”陷阱的担忧。请结合“给定资料3-4”,试对这里的“人口诅咒”做一全面解释。

搞定申论全部题型 直接提高五十分

2、答题要点  请拿好小本本记下破解应用文写作题的“十六字心法”:  进入角色。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是什么身份,就做什么事,是妇女主任就做妇女主任的事,是宣传干事就不要跑去客串接生婆;二是语言表达要符合身份,你是有身份的人,不是大妈们饭后的八卦,表达一定要严谨、规范。  把握目的。目的决定行文的重点,如宣传在于教育,方案在于解决问题,报告在于反映情况。  紧扣材料。材料是天,是地,是我们的老祖宗,直接决定着要点的来源。  理顺层次。说的是要注重结构,不是超人就不要内裤外穿,顺序颠倒。  简单吧?  那我们再来具体了解了解应用文的基本类别:  1,解决问题类。如方案、指导意见等;  2,宣传报告类。如宣传稿、倡议书、调研提纲、报告、公开信等;  3,讲话稿、网站短文、编者按等其他。  好,我们接着了解破剑的方针(前面是心法哦,注意区分):  1,形式内容统一。这里的形式是指格式,最基本的格式还是要有的。  2,文体性质明确。性质决定行文的重点。  3,内容回归材料。材料,是高分之源。  解题的基本步骤:  1,明确题目的性质与要求。  2,回归材料,筛选要点。  3,划分层次,整理成文。

3、案例应用  咱一起看个题目练练手吧:  为了维护M县的声誉,挽回“虐猫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请以M县政府的名义就“虐猫事件”的处理情况写一份宣传稿,在县人民政府网站上公布。(20分) 旌忭檀祉 要求:1.态度诚恳,对象明确; 2.内容全面,条理清楚;3.不超过500字。--2012年4.21申论真题  审题:  1,这是宣传稿—事件处理的宣传;  2,目的--维护声誉。  3,针对的是虐猫事件。  回归材料:  第一段:有网民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一女子用一只尖尖的高跟鞋对一只小猫肆意践踏,手段极其残忍,这就是轰动一时的M县女子虐猫事件。“虐猫事件”一夜之间成为在各大网站的热帖,评论成千上万,数天内席卷了国内所有的主流媒体,网友们愤慨万千,对该女子声讨谴责,誓言要揪出凶手,网上掀起“缉凶”狂潮,经过网友收集信息、搜索、排查、“疑犯”身份陆续曝光——除了虐猫女,M县有关单位工作人员也参与了虐猫的拍摄过程【事件背景的说明】。  第二段:虐猫视频中关键人物被披露后,引起了M县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当即派出工作人员对虐猫事件当事人展开调查,并召开了紧急专题会议,纪检、宣传、检察、公安、文化等部门参加了会议【政府行动】,对虐猫事件调查处理情况作了汇报。从调查情况看,虐猫事件拍摄现场为M县一沿江风景区,参与者中有一名已主动承认了事实【调查结果】,虽然参与者参与的原因、动机以及是否被其他组织引诱,利用还有待进一步调查,但此事在M县发生并有M县人参与,县政府对此表示愤慨、谴责和遗憾【政府的态度】。  “考虑到参与者的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德,其行为与其从事的职业不相称,所以,从即日起由当事人所在单位立即停止其工作,接受调查【处理措施】。鉴于其中一名可能参与事件的嫌疑人不知去向,责成其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采取多方面手段进行查找【处理措施】”。据称,在这次会议上,M县人民政府还对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处理措施】,并向上级主管机关和法律权威部门请求协助,为今后对参与者进行处理提供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最后责成有关部门依照党纪,政纪和法律做出严肃公正的处理,给社会、媒体和网民一个满意的交代【处理措施】。  综合材料所反映的信息,我们发现县政府主要采取了:  一,表明态度(很关键)。  二,迅速行动。  三,采取措施。  对以上内容进行相应的整合,我们同样可以亮剑了:  敬畏生命 从我们做起  各位朋友:  据初步调查,近日引起网民强烈反响的虐猫事件,我县人员参与其中。在本县发生这种儿戏生命,肆意残虐动物的事件,我们表示极大愤慨和强烈谴责。  对此,我们已召开了纪检、检察、公安、文化等部门参加的紧急会议,做出了如下处理:  一、由当事人所在单位立即停止其工作,接受调查。鉴于其中一名可能参与事件的嫌疑人不知去向,责成所在单位等多个部门采取积极措施,使其尽快返回本单位,做出解释。  二、责成有关部门对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细致研究,并向上级主管机关和法律权威部门请求协助,为今后对参与者进行处理提出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三,对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向上级主管机关和法律权威部门请求协助,为今后对参与者进行处理提供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依照党纪,政纪和法律做出严肃公正的处理,给社会、媒体和网民一个满意的交代。  这件事暴露了我县公德教育的不足。我们已认真反省,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建设,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同 时,此事件为极个别人的个人行为,不能代表我县人民的整体素质,绝大部分人民充满爱心、友善热情,我们的社会经 济也必将越来越好。 M县人民政府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