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如何定义君子的

2025-11-01 07:25:25

1、《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从这则看,孔子认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因此而怨恨别人,就是君子的修养之一。

2、《学而篇第一》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从这则看,孔子认为,君子是不注重物质享受,而是注重精神和品行的不断提升和完善的。

3、《为政篇第二》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们先把这一则翻译一下: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说出来。

从这一则看,孔子认为,君子是先做,然后再说的人。

4、总而言之,孔子主要是从行为层面上去界定君子的。

一个人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不说好听话,而要老老实实地按照君子的标准去做,去表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171
  • 阅读量:158
  • 阅读量:32
  • 阅读量:30
  • 阅读量:118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