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高效(一周)复习考研政治
1、考研政治改革后,寿伊趾杏考察内容变得灵活且相对较为简单。目前,考研政治主要包括5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考研政治各部分题型分布及对应分值分布
马原:单选1-4、多选17-20、分析34,共计分值22-24分;
毛概:单选5-8、多选21-25、分析35,共计分值22-24分;
史纲:单选9-10、多选26-29、分析36,共计分值约20分;
思修:单选11-14、多选30-31、分析37,共计分值16-18分;
政经:单选15-16、多选32-33、分析38,共计分值约16分。
由题型分布可知,无论单选、多选还是分析题,均按照马原、毛概、史纲、思修、政经的顺序出题,这样可缩小答题范围,避免答题思维混乱。
3、政治考试近年来总体难度不大,没有偏难怪题出现,理论联系实际紧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政治答题注重“中心思想”,因此,传统观念中的“死记硬背”并没有太大效果。只要理解了题意该从哪一方面答题,中心思想是什么,回答的政治倾向及感情色彩明确,一般就没什么问题。
4、政治复习,不适合“持久战”。我个人是利用考前两周开始复习政治,之前根本不碰政治课本。时间短,易于将知识统一梳理,了解整个考察内容。政治不能背诵,只能理解其意思。本人复习,没有选择辅导资料,而是翻阅课本(尤其马原,辅导资料不及课本解释的详细,容易理解接收)。课本看一遍,差不多就上战场了,借着模糊的记忆、个人理解以及中国人都懂的政治色彩来答题,绝对能保70分。
5、很多人考研之前最害怕的是政治,其实,最不可怕的才是政治。只要你的思想不偏激,能顺着祖国“五讲四美三热爱”之类的思维答题,绝对不存在不过线或者拖后腿的现象。政治不需要报辅导班,浪费时间,且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辅导班上谈及的答题规律、套话之类的,一是、自己可以从历年真题的答案中看出猫腻,二是、背得再熟的句子等到了考场,可能一时紧张而不知所措,不如自己“土生土长”的知识来得可靠实在,三是、辅导课程或讲课冗长或知识量过多,无法及时有效消化且大多时候不符合个人复习节奏。
6、看课本可以解决马原、毛概、史纲、思修等知识,但是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只能通过购买现成的书籍。一般政经考察的是上一年1月至当年12月份的知识。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和兴趣以及忍耐力,可以每晚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政经的单选和多选99%出自于该套节目。本人当时复习时,担心一本资料无法收集足够多的信息,便一狠心买了3本,对比着复习记忆(当然,时间有限,仅限于做题背答案)
7、政治考试3小时,时间充裕。答分析题时,尽量多答。字迹工整,逻辑清晰。多项选择题,因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就只能运气+实力了。
8、本人政治复习一周(完整的一周,每天大概12h),考分75.如有其他需要了解,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