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发现不同的教师发现教学难点不同的经验
1、我们研究的课题是:中考应用题专题复习应用题 为什么选这么一个专题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平均分。而应用题,我们历年的情况是平均分为6.5分左右。也就是难度0.65。而设计的难度为0.75左右,我们在这么一题至少还有一分的差距,希望通过些次研讨,能够实现在这么一道题提高1分的目标。

3、我们加入听课发现了闪光点 前天上午九点我们到学校听课。通过听课我们发现了下面的闪光点: 1.送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很好。语言主、神态、书写还有分析都不错。 2.老师的例题讲解讲练结合:先用分析法进行示范。 3.选题有层次,由浅入深进行 4.讲解中心突出。题型专一。 5.前面阶段的教学有铺垫,有利于温故知新,还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生所获。 6.纸笔训练也很到位。

5、从听课来看本节课的问题在于专题复习课上成流水账的课 这样的课有两个典型的特征: 1,板书没有结构化。也就是写成 1,2,3,4,5 2,教学的重难点没有反复被从不同的六个角度强调、重复。 3,最后问学生有什么收获,学生说的,与我们老师的板书完全不一样。

7、导致同本节课的难点不同的看法的原因:分类 送课老师认为:应用题的最值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一次函数类型的,另一类是二次函数类型的。 我们认为:应用题的最值题分为两类:一类是二元型的。另一类是多元的。我们认为难点为多元转化为二元。 经过共同的探讨,我们发现这两种归类都不是很完美,但结合我市的学生不理解题意的原因分析。识别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我们的学生还是容易识别的,但多元转化为二元,直接影响我们能不能列出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先有蛋,后有蛋,会转化了,我们识别不成问题了。因此,共同认可第二种归类。你同意么 磨课后,我们给出了下面的意见。 1.板书要修改 2.第一题讲解完成,要回扣解题步骤及难点如何克服。 3.发扬送课教师的优点,在语言的抑扬顿挫方面,表现更突出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