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主题景点之十二坊
1、土布坊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再现,纺车织机、阿婆灵动双手和富有节奏的织声,构成了极具江南韵味的土布织图。自古周庄便是棉作地区,从事植棉、纺纱、织布的农家甚多,所产纱的棉布有綦子布(白棉纱间以青棉纱织作小方块成棋盘纹,可作毛巾)、雪里青布(青白棉纱逐一间织而成)等。

3、鞋艺坊绣花鞋艺是水乡妇女的精品手艺,每一双鞋都是由水乡阿婆、姑娘纯手工制成,其精致异常,鞋面上的虎头龙纹绣花栩栩如生。穿上布鞋,通气、舒适,有种踏了实地的感觉。时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自然,穿布鞋感受一份“土气”的舒适。周庄的布鞋是正宗的千层底,针针线线手工完成,不仅精致还耐穿。绣花鞋也被世人誉称为“中国鞋”,在不盈方尺的鞋材上飞针走线。绣花鞋的刺绣修饰手法沿袭了东方装饰唯美的审美风尚,注重鞋面的章法,和鞋帮的铺陈,并配以鞋口、鞋底的工艺饰条。应用彩色丝线从鞋头到鞋跟甚至鞋底和鞋垫上都绣上繁缛华丽的纹样。绣花鞋绣纹主题来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基本参案有花鸟草虫、飞禽走兽、爪蒂花果、山川风物、戏剧人物等。吉祥参案有莲生贵子、榴开百子、双蝶恋花、龙飞凤舞等,寓意着生命的赞歌和美满的人生。另外,在绣鞋坊还可以看到小孩穿的“虎头鞋”等多种不同手工布艺品,既可实用于日常生活,也可作为工艺品收藏展示。

5、酒作坊螽啸镥释相传旧时周庄酿酒业十分发达,因水质优良,酿出的酒也十分清醇。明时有酿酒作坊20余家,尤以白酒为佳,用糯米酿制的白酒色清味美,因农历10月酿制的为最好,所以称“十月白”。相传沈万三家在农历十月酿制的酒最珍贵,故称“万三酒”。民国年间,周庄酿酒作坊达14家,年产黄酒就达千万甏(每甏25公斤),直至今日,周庄仍有大量的酒生产。周庄源丰顺酒作坊曾是周庄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个民间酿造作坊,生产的“万三十月白”、“万三十月黄”方圆百里有名。每至金秋时节,酿酒之季,整条街便是酒香四溢。现在所见的源丰顺酒作坊重建于2001年,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主要以向游人展示为目的,弘扬周庄万三酒的酒文化,传承酿法独特,技术精湛,目前主要生产万三黄酒、万三十月白,经营万三啤酒以及万三家酒、万三宴酒、万三贡酒,基本形成万三系列酒,深受国内外的好评。其中的黑杜酒,采用新鲜糯米,继传统的多次喂饭发酿制而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精米炒色成黑色米汁调入,自然发酵,酒色黑褐,口味醇厚,酒香浓郁,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重营养物质,如果配以核桃肉温热后,更是调理佳品,可防脱。

7、锦缂堂缂(kè)丝,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缂丝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第四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特色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而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

9、面人李柔软的面,在师傅的手中变换着形状,忍不住眨下眼睛,一个栩栩如生的肖像就放在你手中了。这家面人李由已经从业29年的师傅经营,可以在15-20分钟内当面捏一个人像,十分生动。墙上挂满了很多照片,讲述了师傅在国际国内上,为领导人和著名人士捏人像的精彩过程。

11、竹编坊周庄竹编历史悠久,清代就形成“篾竹埭”,编制筐、箕、箩、匾、榻、桶、席、篮等生产和生活用具,以坚实、细密耐用而闻名四邻八乡。最令人称奇的是竹编艺匠手中的竹刀能把竹片分劈五层青黄篾片,所编箩筐筛匾,形态各异,细密精良。特色周庄所生产的竹器很有特色,如贮粮食的砻,还有竹制农具——泥罱等,再如竹器渔具——虾笼、鱼罩、蟹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