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运动减肥怎么做比较好5要点要掌握
1、一定要热身 冬季场地、器械等密度加大,对人体的冲击力也加大。而且,因为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的肌肉僵硬,关节的灵活性差,易发生肌肉拉伤或关节挫伤。因此锻炼时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循序渐进。室外气温越低,需要热身的时间就越长。

3、6分钟热身具体步骤: 冲刺跑2分钟,提高身体温度及肌肉摄氧量,但是切勿过量; 拉伸全身肌肉3分钟,可改善身体灵活性; “演习”1分钟,如举哑铃前练练上举手臂,跑步前原地慢跑一会儿等,有助于增强身体协调性。

5、选对衣物,兼顾保暖和轻便 原理:很多锻炼者有一个误区,习惯于在锻炼之前换上轻便的衣服,但是,体育界倡导增减衣服应该在运动中增减,而不是运动前后一下子增减。运动前,人体尚处在常温状态,此时脱衣过多,冷空气对肺部和支气管以及脾胃都有不良刺激作用,容易引发疾病。 运动三阶段穿衣指南 锻炼前要穿厚实些的衣服,经过8~10分钟暖身活动后,体温逐渐提高,方可脱掉御寒外衣。

7、室外运动选对出门的时间 不宜在日出前晨练 原理:冬季经常出现逆温层,各种有害气体及烟尘不易扩散,尤其在日出前,空气中杂质、病菌较多。长期在这种空气中运动,容易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此外,早晨6点心血管功能处于最差状态,如果有心血管疾病,易于发病。 不宜在雾天锻炼 原理:在雾天,空气流通性差,杂质及细菌也漂浮在空气中,这个时候锻炼容易将这些杂质及细菌吸入人体,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在雾天进行锻炼。当空气污染指数过高时不适宜户外锻炼。

9、准备温开水,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不同阶段补水有讲究 运动前2小时喝约500毫升的温开水。运动前补充水分可以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降低运动中的心率。提前2小时补水可以给肾脏代鲆螋莆诊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有足够时间使多余的水分从体内排出。 运动过程中,如果时间超过1个小时,就应该喝些淡盐水,每升水里加0.11—0.15克盐,并将水温控制在15—22摄氏度。 运动时,最好随身带个保温杯,按比例冲好淡盐水,即使不感到口渴,也最好每运动20分钟就喝一两口,以平衡体内汗液的流失,避免出现脱水给人体带来损伤。 运动后要喝电解质饮料,即含有钠、钾、氯、镁、钙、磷等矿物质的饮料。或者可以按1∶15的比例,在白开水中加些糖饮用。水中加入糖,是为了保持一定的血糖浓度,延缓疲劳发生,从而保证健身者的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