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后遗症
1、什么是脑梗塞后遗症期?脑梗塞的后遗症期指脑梗塞发生后,经过治疗病情平稳如果没有发生再次脑血管病,经过大约半年的康复训练,通过脑血管的代偿作用,肢体功能已经康复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但仍有一部分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从而遗留了部分脑损害的症状,如吞咽障碍、肢体活动不利、语言障碍等,这时称为后遗症期。这是因为虽然这时的功能还有进一步改善的可能,但是不可能有明显的好转了,因为后遗症期症状的好转是依靠锻炼、训练的作用,而大脑的损害已经不可恢复了。

3、脑梗塞经过治疗后大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等,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过康复治疗,部分康复是常见的,但由于目前仍无很满意的疗法,完全复原比较少见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治疗后,可能会有4种情况:(1)脑梗塞造成严重损坏的细胞死亡,导致症状永不复原(2)因局部循环缺血,坏死的周边脑组织肿胀而部分受损的脑细胞在肿胀消退后复原,重新工作,常在最初几个星期出现机体症状逐渐消失,功能恢复。(3)脑梗塞后,其他脑细胞逐渐代偿死去细胞的功能,机体症状部分消失、功能部分恢复,这种恢复常是有限的。(4)患者通过康复训练,学习和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克服脑血管病后功能缺失,实现生活自理。因此,患者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希望,应积极康复训练,坚信经过学习和训练,一定可以在生活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独立和自理。

5、针对吞咀困难应采取幡郴镭钒哪些有益的措施脑梗塞后并发吞咽困难并呆少见,大多为假性球麻痹所致,而假性球麻痹常由于多次中风或多发性脑梗塞引起。主要表现为进食时发生呛咳,程度轻重不一,以轻中度呛咳多见,璽发咐咳较少见。中风患者病情稳定后就要力争进食,不能总靠鼻饲或静脉营养,但进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体位进食适用于患者的进食体位并非完全一致,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予以调整。(2)注意食物的适宜形式食物的形态可根据患者摄食及吞咽困难的程度而定。(3)食物的分配合理食物的总量应遵循从小量开始循序渐进原则,由患者病前食量的1/3-1/2开始,逐渐增加饮食量。每次摄入口中的食物量也要从小量即3-4毫升开开始,酌情加1汤勺为宜。(4)克服心理问题积极进餐(5)早期开展吞咽动作训练为使吞咽功能早日恢复,应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注意舌肌、咀嚼肌、颊肌、喉肌的训练,如张口伸缩舌头、叩齿、鼓腮等,每日2-3次,反复5一l0遍。不可忽视的是加强吞咽动作训练可用冰冻棉签蘸少许水,轻刺激软鳄、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做空咽动作,每日3次,每次空咽5^-10遍以强化吞咽反射,防止进食时呛咳。口唇运动:做张口、闭口、收拢口唇等动作,必要时用手协助练习。咀嚼练习:让病人练习咀嚼动作,并用力咀嚼,直到摸到咬肌隆起为止。吞咽空气练习:让病人口中含气,用手捏住患侧口角,进行咀嚼、咽下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