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发展史的四个转折点
1、改革开放初期,除了政府机关与公有制企业拥有自己的办公楼或办公室之外,外企与民营中小企褂偶裢蜮业在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办公的场所。基于当时外企与民企办公的需求,部分扣觳擞畿政府机关、公有制企业将自己办公楼内闲置的办公室开始对外出租,以解决当时市场上办公空间紧缺的问题。随后不久,大量的落伍的商店、商场、闲置的旅店、旅馆、甚至是厂房被改为办公室,对外出租,初级的写字间就这样出现了随经济发展的需要,写字间首先出现,开启了专门的办公场所之先河,其特点为:1.由商店、商场、酒店、旅馆、厂房等建筑改造而成,或与商店、商场、旅店、旅馆等混杂在一起。2.商务配套不全、办公效率较低。3.无法体现商务形象。

3、由于建筑规划的时代局限性,其车位不足、电梯效率低、设施更新受到的局限等问题,而其相对较高的售价、租金使一些中小公司无法承受,从而促使了商住两用类产品大量涌现。 商住楼的出现,实际上是办公物业发展中的一次倒退,它虽然在车位、电梯等配置上基本与早期写字楼持平,但其商务形象却远远低于早期写字楼,而更致命的弱点是这种商住两用楼是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的。它唯一的优势是价格(租金、售价相对较低)。全面满足大中型企业在商务形象、商务配套、办公设施、办公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62
阅读量:92
阅读量:75
阅读量:56
阅读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