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鉴定细解
1、和田玉的种类及目前市场常见的品种 从矿物学角度讲,和田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岩,含极少的杂质矿物。和田玉中透闪石的含量随不同品种而有所变化,白玉较纯,透闪石含量多大于99%,少数(青白玉)在98%左右。青玉中透闪石的含量在99-97%之间,少数在95-97%之间。和田玉折光率随着颜色的加深,也逐渐增大,它的变化规律是青玉>青白玉>白玉。和田玉根据产出环境,分为山料、山流水(戈壁料)、籽料。根据颜色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糖玉、碧玉七个品种。 旧版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不管哪里出产的软玉,一律定名为“软玉”,这对于商人和和田籽料来说的确不公,2003年出版的新珠宝玉石国家标准中规定,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但“和田玉”三个字能直接参与定名,这为和田玉奠定了在软玉中崇高的地位。但随着俄罗斯软玉(俗称俄料)、青海软玉和岫岩软玉的出现,一些商家也称它们为“和田玉”。的确,目前新疆至全国的市场上,新疆出产的原料并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优质的黄玉、墨玉、糖玉、白玉原料。目前青海软玉年产量在1000至2000吨,其中白玉比碧玉多。俄罗斯软玉产量和质量都比较稳定,进口量在500吨以上,以白玉为主。目前市场上的手玩件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其中带糖色的手把件80%都是俄罗斯软玉。
2、新疆和田玉、青海软玉、俄罗斯软玉 1.产地 自古就有“玉出昆仑”之说,伟大而神密的昆仑山脉是孕育宝藏的好地方。新疆和田玉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之南的昆仑山深处,西起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之东的安大力塔格及阿拉孜山,中经和田地区南部的桑株塔格、铁克里克塔格、柳什塔格,东至且末县南阿尔金山北翼的肃拉穆宁塔格。在此范围内的高山上分布众多的和田玉原生矿床和矿点,而在相关河流中还产和田玉籽料,主要河流是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流域。叶尔羌河和克里雅河等河流及这些河流附近的古代河床、河流阶地和冲积平原中都有产出。青海软玉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100余公里的高原和丘陵地带,至今已开采了三处矿点,当地海拔高,但相对高差不大,交通便利。产出地段属于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西距新疆若羌境内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上是有密切关系的。俄罗斯软玉产地较多,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俄罗斯玉主要来自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所属的达克西姆和巴格达林地区,邻近贝加尔湖。俄料及和田料虽然同属喀喇昆仑山系矿脉,但产出特征、结构、物性两者略有区别。 2.产出及特性 新疆和田软玉产出形式较丰富,山料、籽料、山流水、戈壁料均有。青海软玉以山料为主,有少量戈壁料和山流水,至今未发现有籽料。俄罗斯软玉以山料为主,也有少量的籽料与山流水。 3.矿物成分 新疆和田软玉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含微量阳起石、透辉石等。矿体主要呈团块状、囊状和透镜状等,质量好的产于大理岩中,以白玉、青白玉、青玉和墨玉为主,可见榍石。青海软玉主要矿物成份是透闪石,但其含量明显低于新疆和田软玉,此外,普遍含有方解石、透辉石、硅灰石、白云石等,其中硅灰石是新疆和田软玉中没有的。俄罗斯软玉中贝加尔地区软玉中透闪石含量占95%以上,可见石英,次要矿物有白云石、磷灰石、绿帘石、滑石、磁铁矿等。 4.结构 新疆和田软玉是纤维交织结构,内部结晶呈短棒状或丝束状,有时也会呈现云絮状结构,高密度,甚至看不清其内部的结构。青海软玉以纤维交织结构为主,但青海软玉的矿物颗粒明显要比新疆和田软玉粗,结晶度明显比新疆和田软玉要高.俄罗斯软玉大多结晶粗大,有班驳感,近看白度正常,远看则感到有青色系。 三、和田籽料及鉴别 1.籽料的产出 2.和田玉籽料市场 在玉石市场上难见好的籽料,但在成品市场,高档的和田籽料还是不少,籽料一般很少加工成手镯,白玉手镯80%为青海软玉山料,乌鲁木齐著名的华陵市场也可见为数不多的籽料挂件,籽料摆件更是价格不菲。 另外,在玉石市场上常常看见太漂亮的,那往往不是玉,用小刀刻划可起痕迹,一般为石英岩或仿玉石。
3、籽玉与仿籽玉的鉴别 ①表面观察 籽玉表面光滑,温润,光泽度强,在为河水的搬运、冲刷过程中碰撞,多会留下月大大小小的裂纹及碰撞坑。裂纹处一般都被氧化物充填或经氧化形成糖皮(氧化面)。仿澧貉淑宄籽玉外型和籽玉差 不多,但光滑度、光泽度都较低,表面的裂纹及碰撞坑多带有人工的痕迹。 ②反光光泽观察 对着日光观察反光面(边角部分),籽玉在转动过程中及放大检查看不到打磨面及打磨痕迹,反光光泽在转动过程中均匀无变化,仿籽玉放大检查可以观察到打磨面,呈线条状、片状,反光光泽在转动过程中有变化。 ③碰撞坑光泽的观察 籽玉碰撞坑内平滑,光泽度与外部光泽度基本一致,仿籽玉的人为坑中光泽度与外部光泽度相差较大。 ④碰撞坑的观察 籽玉表面的光滑度达不到人工打磨的程度。如果表面的光滑度高,看不到碰撞坑则为仿籽玉.如果能看到碰撞坑,光泽度必定低于籽玉。 ⑤裂纹观察 籽玉90%以上都会有大小不等的裂纹,裂纹处颜色深于附近颜色,但颜色差别不大,为渐变过渡状。仿籽玉裂纹处颜色与附近颜色差别大,不完全沁染,有时可见具方向性,近似网状。要注意一些在裂纹处及附近的二次染色,裂纹中心白的颜色放大检查可见颗粒为通体所染的颜色,裂纹附近的颜色没有渗透深度,颜色边缘有涂抹感及漂浮感。 ⑥有杂质的部位 有些籽玉有一定的杂质,比如:白色斑点、黑色斑、起皮、结构较粗等缺陷。为了掩盖这些缺陷,在杂质部位进行染色。染色后一般都会通体染色或只留下局部质地较好部位,而且所染颜色都较深、较艳,留下没有染色部位与糖皮接触带整齐,清晰有时呈直线状。 ⑦糖皮部位观察 真糖皮是因为籽玉中含铁经天然氧化而形成的氧化面,质地不同渗透程度不同,颜色自然与籽玉融为一体。籽玉中的糖皮都存在于裂纹处及附近结构较粗部位。所有糖皮都有光泽度,结构越细部位光泽度越强。仿籽玉染色糖皮一般都在裂纹处或在结构较粗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容易吸收染料,糖皮表面光泽度低或没有光泽度,表面粗糙,是因为染色过程中加热使水分缺失的原因。还有一些对产品进行激光上色的要特别注意,所有部位质地都好,只有有颜色的部位质地粗,放大检查表面呈近似颗粒状。还有一些产品,有些糖皮光泽度强,有些糖皮光泽度弱,是因为糖皮处没有进行抛光或染色,糖皮在高温抛光过程中褪色引起的。 ⑧硬度 质地相同的山料与籽玉,籽玉的硬度大于山料的硬度,优质的籽玉硬度在7一7.5之间,山料的硬度始终不大于7。 ⑨密度 两块质地、质量相同的山料与籽玉,籽玉的密度大于山料的密度,密度大于3.1左右。 4.籽玉常见特征 ①外形自然的卵石形态。 ②表皮有磨圆和自然磨蚀的痕迹(皮壳)。 ③常见各种裂纹。 ④磕碰的痕迹,如“指甲纹”。 ⑤小颗粒的籽玉“油性”好,由玉石细脉形成。 ⑥褐色的松花状、水草状的颜色沁入。 ⑦少数籽玉有皮色或“石皮”。 ⑧皮色分布自然,沁色过渡渐变。 ⑨籽玉多数表面硬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