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函数的使用方法
1、mode函数 的语法如下图所莲镘拎扇示:参数number1, number2, ... 是用于统计频率出现次数来计算的 1 到 30 个参数。参数可以是数字number1, number2, ...,也可以是包含数字的名称、数组或引用。如果参数中包含文本、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等非数值的值,这些非数值的值将被忽略;但零值的单元格将计算在内。


4、实际工作中,利用mode函数这一特点,可以给我们工作带来方便。例如,下图是某校各班平均身高的一组数据。要求出平均身高的众数,并统计出出现次数。在D2中录入公式:=MODE(A1:C6)


7、mode函数延伸一下,还可以榨施氅汝求出次众数,也就是求某一组数据中第二次数多的数。原理:因为mode函数是求众数的,如果要求出第二次数多的数,要先求出众数,然后把众数排除掉,最后从排除众数的数据中求次众数。如图求下图数据中的次众数。在D4中录入公式:=MODE(IF(A1:C7<>MODE(A1:C7),A1:C7))注意这是一个数组公式,要用ctrl+shift+Enter键结果公式。


10、学习就要更进一步,利用mode函数除了可以统计柒呵菹摧众数、次众数,还可以跟if函数、countif函数结合在一起,巧妙地将区域中重复数据按出现次数的多少降序排序提取到一列。如下图,我们要把A1到C7中的数值在D列按照出现次数的多少降序排成一列,在E列相应统计出出现次数。为验证方便,把各相同的数据用相同的填充色标示。在D2中录入公式:=MODE(IF(COUNTIF($D$1:D1,A$1:C$7)=0,A$1:C$7))


13、回车,公式返回6。左侧表格中我们验证一下是正确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4
阅读量:36
阅读量:45
阅读量:64
阅读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