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2025-05-18 01:02:21

1、大雪--地球和太阳的位置降雪强度较大的雪:中国气象学上规定:下雪时水平能见度距离小于500米,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5毫米。大雪即是太阳在黄道上自黄经255°至270°的一段时间(约14.8天),每年12月7日(或8日)开始至12月21日(或22日)结束。这时太阳直射点由22°44′S移至23°26′S,狭义上指大雪开始,视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255°的时刻,即12月7日(或8日)。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3、大雪 - 节气由来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解释::“至此而雪盛也。”意思就是说,大雪时节,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不过也并不一定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反之,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而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时节,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5、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大雪时节,北方的冬小麦已停止生长,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要注意施好腊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基础。华南、西南小麦进入分蘖期,应结合中耕施好分蘖肥,注意冬作物的清沟排水。这时天气虽冷,但贮藏的蔬菜和薯类要勤于检查,适时通风,不可将窖封闭太死,以免升温过高,湿度过大导致烂窖。在不受冻害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保持较低的温度。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7、东北地区家常“炖”菜东北人什么都讲究个实惠,对于一日不可或缺的饮食更是如此。乱炖这道菜就是东北菜中实惠的代表。乱炖的魅力就在于一个“乱”字,就是什么都能往里放,茄子、芸豆、土豆、辣椒、西红柿等等等等,只要是手头能找到的原料,尽管扔进锅里,炖他个天昏地暗,多一样少一样都没关系,炖好了一上桌,大家都会说嗬,乱炖来了!功效:视材料而定,更全面补充营养。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9、大雪节气多吃海带在大雪节气为什么要多吃海带呢?这是因为,从中医角度来说,海水性属阴冷寒凉,生长于此的海带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抗寒能力。海带性味咸,长期食用还有温补肾气的作用。因而,冬季食用海带,可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