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布有效孔径(干筛、湿筛)试验测定仪说明
1、用土工织物试样作为筛布,将已知粒径的标准颗粒材料放在土工织物上面振筛,称量通过土工织物的标准颗粒材料质量,计算出过筛率,调换不同粒径的标准颗粒进行试验,由此绘出有效孔径分布曲线,并求出有效孔径值。
2、目前测量有效孔径的方法主要有干筛法和湿筛法,干筛法较为常用。

3、适用于土工织物和复合土工织物。

1、标准颗粒材料 洁净的玻璃珠或天然砂粒,其粒径应符合本方法中4.3的粒径分组要求。
2、孔径 以通过其标准颗粒材料的直径表征的土工织物的孔眼尺寸。
3、有效孔径(Oe) 能有效通过土工织物的近似最大颗粒直径,例如O90表示土工织物中90%的孔径低于该值。
1、标准颗粒材料粒径分组如下:
0.045~0.063、0.063~0.071、
0.071~0.090、0.090~0.125、
0.125~0.180、0.180~0.250、
0.250~0.280、0.280~0.355、
0.355~0.500、0.500~0.710(mm)。
2、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
秒表、细软刷子、剪刀等。
1、按规定取样。
试样数量及尺寸:剪取5×n块试样,为选取粒径的组数;试样直径应大于筛子直径。
试样调湿:当试样在间隔至少2h的连续称重中质量变化不超过试样质量的0.25%时,可认为试样已经调湿。
1、试验前应将标准颗粒材料与试样同时放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调湿平衡。
2、将同组5块试样平整、无褶皱地放入能支撑试样而不致下凹的支撑筛网上。从较细粒径规格的标准颗粒中称50g,均匀地撒在土工织物表面上。
3、将筛框、试样和接收盘夹紧在振筛机上,开动振筛机,摇筛试样10min。
4、关机后,称量通过试样进入接收盘的标准颗粒材料质量,精确至0.01g。
5、更换新的一组试样,用下一较粗规格粒径的标准颗粒材料重复6.2~6.4步骤,直至取得不少于三组连续分级标准颗粒材料的过筛率,并有一组的过筛率达到或低于5%
1、按下式计算过筛率,结果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nB=P/T×100
2、式中:
B--某组标准颗粒材料通过试样的过筛率(%);
P--5块试样同组粒径过筛量的平均值(g);
T--每次试验用的标准颗粒材料量(g)。
3、以每组标准颗粒材料粒径的下限值作为横坐标(对数坐标),相应的平均过筛率作为纵坐标,描点绘制过筛率与粒径的分布曲线。


1、O90表示90%的标准颗粒材料留在土工织物上,其过筛率B为1-90%=10%,曲线上纵坐标为10%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定义为有效孔径O90,单位为mm。
2、O95表示95%的标准颗粒材料留在土工织物上,其过筛率B为1-95%=5%,曲线上纵坐标为5%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定义为有效孔径O95,单位为mm。

1、(1)样品名称、规格型号;
(2)样品状态的描述;
(3)试验日期;
(4)试验设备型号、主要技术指标;
(5)试验条件(标准颗粒材料的选用、摇筛时间等);
(6)试验结果(孔径分布曲线、有效孔径);
(7)任何偏离规定程序的详细说明。
2、但是有人认为干筛法与实际相差较大,主张用伴有一定动力水作用的湿筛法但干筛法简单、方便、快捷,都愿意用;所以我国“干湿两用”,但湿筛法是大势所趋。
1、增加了标准颗粒材料的定义
明确了标准颗粒材料不仅指玻璃微珠,还包括天然砂;
同时修改了标准颗粒材料的粒径分档,从8档改成10档。
2、增加了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因为试验室的湿度对孔径试验(干筛法)影响很大,湿度过大会引起标准颗粒粘结,湿度过低会使静电增强。
3、修改了标准颗粒材料的分档振筛程序,由从粗到细改为从细到粗进行试验;振筛时间由20min改为10min;孔径分布曲线的横坐标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了调整,由从大到小改为从小到大。
4、明确了试验结束是以通过试样的标准颗粒材料质量达到或低于5%为准,而不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