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如何给宝宝选第一双鞋
1、(1)量脚。要把孩子的脚量好,具体到底是多长。然后要按照脚比较舒服的标准区选鞋,试鞋很重要。家长量脚的过程中,不是说孩子脚放这儿拿笔一画就完了,第一,孩子要站起来,因为孩子站起来比坐着的时候脚要大一些,第二,在画孩子脚型的时候要把笔垂直于纸,不是歪着,很多家长画完以后是歪的,这样会造成跟真正量的有几个毫米的误差。然后去量他的后跟和脚的最长的地方这个尺寸。按照中国的标准,比如你的脚长是140毫米,你穿的鞋号就是140毫米。你的脚长就是你的号,我们中国的鞋号实际上定的是非常可好的。还有有的专卖店会提供一些脚的试纸,都量好了可以踩到上面,一看尺寸就出来了,我看有些网站也提供下载测脚纸,把脚量好,或者到专业的卖鞋店,由专业人员用量脚器帮孩子把脚量好,量完脚以后去选鞋。

3、(3)试鞋。试鞋的时候我看很多家长也是这么做的,就是让孩子穿上鞋走一走,让他脚步血液循环起来,这样脚可能会稍微胀一些,这样试鞋是比较合适的。现在很多人就说要傍晚买鞋,经过一天运动脚已经胀了再去买鞋。孩子太小其实也没有这个必要,小孩脚本身很小,胀缩量很小,没有太明显的差异,只要孩子试着合适、走路合适就行。还有刚才我们说了,孩子试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站立和走路的姿势,不要让他坐下来,坐下来他的脚趾头小,一般他穿起来不会合适的。孩子穿上鞋以后,一定要注意长度、宽度,用手看看他的鞋头会不会压迫孩子的脚趾。再看一下鞋的宽度,如果脚把鞋帮两侧挤开了,说明这个鞋瘦了。现在好多家长说插进一个手指大小,这个手指大小也是因人而宜,一般应该是留出10毫米,因为孩子一年的成长,我们计算了一个平均值,中国儿童的脚生长平均值一年生长平均是8.8毫米,就是说在走路的过程中他脚足弓弯曲会伸长一些,其实有10个毫米是足够的,孩子如果穿太大的鞋,对孩子稳定性和行走姿势都不好,但是太小的鞋也不行,你刚穿几天就小了。 检查鞋的宽度,如果发现鞋的帮面两侧往外“瘀出来”超出鞋底盘,就说明鞋是太窄了,需要换一个更肥的型号。 要保证鞋的后跟与孩子的脚后跟适合,脚不能在鞋里面左右晃动。 如果两只脚的尺寸不一般大,试鞋时应以大的一只为准。 让孩子穿鞋在商店绕走5-10分钟,接着快速步走几步再看脚的实际感觉,做踮脚、下蹲动作,问孩子脚的感受。对于小童要马上脱鞋查看孩子的脚有无挤压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