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主子一抓就能要铲屎官的命被猫抓伤也存在狂犬病风险!

2025-05-04 14:25:38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微生物调查局 无心妹子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近日,一则“猫抓后未处理,疑似狂犬病死亡”的新闻一出,立刻吸引了各路人马的关注。一方面,圈养猫的家庭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流浪猫的数目也随之激增。面对这些可爱的猫咪,不少人都忍不住去饲养、投喂它们。那么在与猫主子嬉戏过程中的抓伤与咬伤,到底会不会传播狂犬病毒?疫苗该不该打?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猫主子一抓就能要铲屎官的命被猫抓伤也存在狂犬病风险!

图片来源:《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经过翻译并修改。

暴露病毒之后到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人狂犬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0-90天,极少会几天之内或一年之后发病。其发病时间的快慢被认为由病毒暴露的位置与感染的病毒量决定。

二、中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现状

在世界范围内,狂犬病的流行区域相当广。美洲大陆,欧亚大陆各国,狂犬病均时有发现。目前仅有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夏威夷、关岛、中国台湾、英国、冰岛、斐济、瑞典、挪威等国家或地区多年来未有新增病例发生。以上国家或地区多为岛屿,地理上的天然封闭性成为阻挡狂犬病毒流行的绝佳屏障。

以日本为例,1950年代以后,日本国内已经再无狂犬病病例出现,官方以及民间都认为,日本已经是消灭了狂犬病的国家。目前,日本临床上对猫狗以及野生动物咬伤抓伤的处置仅仅是伤口的消毒包扎,伤口创伤严重还需注射破伤风疫苗,但狂犬疫苗的注射则可以免除。

不过,日本的家养犬类还是必须要注射狂犬病疫苗的,家养猫则无需注射。只有在宠物猫要离境、入境等情形下,提前注射疫苗才是必须的义务。这是因为家猫的活动范围可能更大,在狂犬病流行的国度旅居期间,与各种野生动物的接触可能性较宠物犬更高。

与日本这样地理环境特殊的国家不同,我国狂犬病流行趋势可以说是非常严峻。20世纪50 年代以来,我国狂犬病先后出现了3 次流行高峰(图),分别是出现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的1900例,20 世纪80年代初期1981年的7037 例和21 世纪初期2007年的3300 例。

自2008 年起,我国狂犬病疫情出现持续回落,至2014年报告发病数已降至1000 例以下,这都可以归功于近年来开始实行的一系列遏制狂犬病的公共卫生政策。

猫主子一抓就能要铲屎官的命被猫抓伤也存在狂犬病风险!

图片来源:《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综上所述,结合新闻中的病例,猫虽然不是传播狂犬病的主力,但仍是狂犬病毒的感染源,也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此外,新闻中的该名男子被抓伤后,属于II级暴露,却没有实施任何应急处置,在数月的潜伏期之后,狂犬病发作,实属不幸。

对于各位读者,笔者衷心希望,如果有家养的喵咪,请务必定期给“猫主子”接种狂犬病疫苗,而“铲屎官”为了自身安全,也推荐预防性接种狂犬病疫苗。

最后,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权威意见,在人与猫均处于疫苗的免疫保护状态下,被家养的猫抓伤后,需确保伤口处理得当,酌情使用“十日观察法”,无需太过担忧。若是被接种免疫状态不明的猫抓伤,且自身也无预防性接种史,为了确保安全,请立即执行暴露后处理方案,马上就医。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狂犬病预防现状》

3,科学大院微信:狂犬病与“绳”,人命关天

猫主子一抓就能要铲屎官的命被猫抓伤也存在狂犬病风险!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55
  • 阅读量:61
  • 阅读量:94
  • 阅读量:28
  • 阅读量:95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