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湿度低于30的危害有哪些
当室内空气湿度低于40%的时候,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同时容易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中繁殖速度加快,还会引发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等症状。
湿度过大的环境也不利于人体健康。人们可能会感到恶心、食欲不振、烦躁、疲倦、头晕等,时间长了还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
在高湿度环境中,霉菌等也更容易滋生,威胁人体健康。宋广生表示,按照我国室内空气标准,夏季室内湿度以40%~80%为宜,冬季应控制在30%~60%。老人和小孩适合的室内湿度为45%~50%,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适宜的室内湿度在40%~50%之间。
扩展资料
老人居室要经常通风,空气流动能减少病菌滋生,还能防止返潮,预防感冒。建议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通风时应避免对流风直吹。有些老人依赖空气净化器,然而市面上一般的净化器只能除尘、除油烟和异味,较为高档的才能杀灭细菌和病毒。
而且,长时间在封闭空间使用空气净化器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当空气好转时没必要使用,以自然通风为最优选择。空气净化器也要定期更换滤芯,否则起不到净化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房间湿度40%,不爱得病(家居健康)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