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是委屈撑大的,不求极致,但求慢慢变好!
1、经历艰难,记住美好 最近跟一些老同学聊天,说起刚进职场第一年的感觉,想着那个时候自己去餐厅吃饭也得先看看菜单的价位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有个男生说自己那一年连续一个月都在楼下的快餐店点一份麻婆豆腐,这样可以既下饭又省钱。 很多年前我看《艺术人生》里有一期采访了我最喜欢的奶茶刘若英,朱军问她,为什么你总能给人一种温和淡定,不急不躁的感觉,难道你生活中遇上难题的时候你不会很气急败坏吗? 刘若英的回答就是,那是因为我知道,没有一种工作是不委屈的。很多人都知道,刘若英在出道前曾经是她师父,就是著名音乐人陈升的助理。刘若英在唱片公司里几乎什么都要做,甚至要洗厕所,她跟另外一个助理两人一周洗厕所的的分工是一三五和二四六,这另一个助理的名字叫金城武。

3、你能展现的只有行动和态度 刚进职剑钕饿粪场的时候,我们要学习基本的职场规则,要尽快熟悉自己工作岗位上的必要技能,我敢说我们大学里学的那些东西,基本上到了工作环境的时候九成是用不上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候你就像一个黑暗中独自摸索的孩子,没有家人,没有老师,没有师兄师姐可以问,周围一群陌生人漫无表情的穿梭于办公室里的走廊过道上,就像电影里的快镜头,你身后的景象千变万化飞速流转,你自己一个人孤独的停留在原地。 我赶紧问身边的同事求助,问刚领导说了个什么事情,接下来于是赶紧各种处理,但是因为同事很多时候传达得不够准确,很多细节问题没有交代清楚,我不能去问领导,因为我刚刚回答的态度是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这件事情了,于是我就懵里懵懂的把事情做完,结果想也知道,肯定是各种退回来反复修改的。

5、每个人都在熬,但你要主动学 也是几年后我才明白这一点,那些你看上去吃力的部分,其实恰好就是维持职场有序进行的准则所在。很久以前我一直也都告诉自己,说熬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但是我慢慢发现「熬」这个字已经不能带给我力量了。 我渐渐意识到,当我职业上开始有积累,我期待自己可以管理一个团队,接一个好的项目,这个过程中必然就涉及到很多我以前没有接触过的部分。 比如如何架构团队任务,如何跟其他部门的同事打交道,比如说要预估项目能否按时完成的风险,这些种种比起以前那些刚进职场的小委屈,不知道要复杂多了。

7、都在为更好的生活坚持着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跟我的闺蜜去美容店做按摩,每次到了那样的场合其实我有很多的不适应,因为我发现有些顾客总是对服务员呵斥来呵斥去的,我觉得很是不解。 说起来我是个很怂的人,每次去按摩的时候,那些看上去比我年纪还小的姑娘每每问我力度够不够,我基本上都会说可以了。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至少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把持好基本的礼仪这一关就好。后来我渐渐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我去到这一家美容店,按摩的姑娘们都会换一批新的面孔。 于是我开始明白,她们跟我一样,也是慢慢从新人过渡到成熟人,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再去寻找更好的出路,于是又一批新人进来,如此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