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常用虚词摘选

2025-10-19 09:05:14

1、【梳理分类】

一、【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物。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

③具答之(《桃花源记》)

④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楚人怜之;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⑦闭之,则有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核舟记》之,指代窗户。)

⑧持就火炀之  (《活板》代指“铁板”)

⑨不以木为之者(《活板》代指“活字印,字模子”)

⑩愿陛下亲之信之   (《出师表》代“他们”)

2.指示代词,这,此,常译作“这件事”。 

①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④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⑥固以怪之矣

⑦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代“这件事”)

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这 )

⑨和纸灰之类冒之  (《活板》第一个之,“这”)

(二)助词 

1.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如: 

①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③鸿鹄之志

④圣贤之道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王之蔽甚矣。

⑤烫熨之所及也;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3.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语气助词。补足调整音节,一般不翻译。如:  

①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②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说》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非中考篇目)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其】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他们的)

②不可知其源

③百姓多闻其贤

④增其旧制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些”。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③其喜洋洋者也。(《醉翁亭记》) 

④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那里《小石潭记》)

三、【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④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以天下之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

②何以战;可以一战;必以情;必以信(《曹刿论战》)全方位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 

①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 

②以衾拥覆。(《送东阳马生序》) 

③必以分人

④诚以吾众诈自称

⑤醒能述以文

⑥能以径寸之木

...........

查询训练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