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不愿分享
1、心理状态的调节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一样的心理,都有着不一样的性格,都有着讨人喜欢的地方,因人而异。当然,随着这次的叫卖活动,更多的是体现孩子们的不同心理状态。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当地为孩子们进行调节,展开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懂得原来分享就是一种乐趣。
2、面对五花八门玩具
面对五花八门的玩具大家都会非常的喜爱。孩子们在叫卖中玩开了,有的懂得交换物品进行分享,有的学会用钱进行购买,也有的知道物与换物进行交易,但偶尔有少部分不愿买也不愿卖,只有在游戏结束后,把玩具带回家,不愿与人分享。根据这些不同的做法,发现多数孩子们都懂得要“拥有物品”也只有通过拥有物品才能使孩子们懂得分享。
3、针对不愿分享的孩子
针对不愿分享的孩子是做家长最头疼的事,面对这样的孩子做家长的不可强行让孩子与别人分享,因为这样做,只会破坏孩子对物品的所属权,让孩子很生气,当生气后孩子常常会说:“我的物品为什么要给别人”,反倒使孩子更不懂得尊重自己跟别人,所以做家长的不可强行让孩子与别人分享,只能做些适当的引导才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孩子你玩的这个玩具一个人不好玩,不如我们一起来玩玩,比比谁玩得最好,谁就是最棒的,当孩子分享后,家长就要陪同孩子一起玩玩,比比谁玩得最好,谁就是最棒的,通过一起玩中,让孩子体会到了,原来分享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4、孩子没体验分享的乐趣
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在家中都是宝,要什么就有什么,孩子从没体验过分享的乐趣,平时有什么好吃的,都是买给孩子独自享用,当大人要孩子东西时,孩子哪会懂得谦让跟分享呢?更何况是与孩子们聚一块,那就更不懂得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人进行分享,面对这样的孩子,要是在活动中同学们都不像家人那样让着他的话,很有可能内心会出现压抑或不开心。
5、家长的分享就是榜样
要想使孩子学会分享的乐趣,首先家长要做出榜样,要做出榜样,那就要以自己的行动做给孩子看,让孩子能够看到.听到.模仿得到,从而使孩子得到启发。例如:今天呢?我洗了一盘最好吃的苹果,把最大最甜的苹果因分给爷爷享用,因为爷爷年纪最大。接着呢?把第二大的就因分给奶奶,因为奶奶年纪也大。最后呢?把第三大的因分给爸爸,爸爸因工作非常辛苦。接下来呢?妈妈跟你就吃盘中最小的苹果,当我吃到的是最甜的时,而孩子吃到的是最酸的时,我就说孩子我的好甜,能尝尝你的是甜还是酸呢?还有家长也可通过分享自己的东西给孩子去尝,让孩子慢慢意识到彼此分享中的乐趣,通过家长的榜样,使孩子从意识中树立分享中的乐趣,从中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