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迅猛发展,国内分析”N支付“的走向
1、1)这种技术需要商家安装读卡器,中国在这种硬件普及方面做很差,目前中国许多商家都没有这种支持NFC的POS机。我在中国的信用卡都不是那种带芯片的IC卡,而我在美国很多年前就用了那种带芯片的IC卡。IC卡相比传统的磁条卡安全性能更高。由于NFC芯片和金融IC卡可以通用具有“闪付”功能的POS机,所以支持NFC的POS机在商家端大发展需要IC金融卡的大发展。我目前似乎没看到(比如,我13年4月新老的招商银行信用卡到期时,给我换的新卡还是磁条卡,而不是IC卡)。目前在上海,我只有在一个地方看到过手机支付,就是做地铁。而我观察过,因手机钱包做地铁的人也很少。

3、3)第三,也是最大的问题。微信这种扫一扫移动支付对中国移动推进的NFC模式会有巨大的威胁。而且微信这种扫一扫模式非常可能在中国成为主流。微信的优势有好几方面。首先,成本更低,商家不需要任何硬件设备的升级。其次,微信有巨大的客户群体,非常容易推进,对消费者也非常方便。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是,商家通过这些客户支付信息,了解到了客户的消费习惯,这些信息才是真正产生附加值的。对于移动支付来说,如果仅仅解决支付技术本身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NFC技术在全球推进了很多年了,但是为什么移动支付在美国去年才真正开始爆发,今年大家真的都开始谈论移动支付了呢?就是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结合后,商家看到了移动支付信息背后的价值。海外已经有商家做自己的APP了(星巴克已经把移动支付做成功了,许多超市也在做),国内目前更多是扫一扫二维码。无论哪种方式,消费者在完成移动支付后,商家还会推送更多信息,和消费者互动,产生一个良性的生态圈。而以前NFC模式在完成支付后,消费者和商家又不会有任何互动,对于商家没有太大意义。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30
阅读量:39
阅读量:45
阅读量:42
阅读量: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