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内脏需要注意的细节
1、内脏,毒素最容易积累的部位
很多内脏的作用是过滤毒物的,不但本身容易富集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且有的还会残留毒素。比如肝脏是代谢器官,而肾脏是排泄器官,也是毒素最容易蓄积的部位。
现在饲养动物,都得加饲料,有些饲料中的非法添加剂(如瘦肉精)、抗菌素和激素等化学物质都会集中出现在内脏中,肉中当然也会有,但一般比内脏少很多。

2、内脏,营养非常丰富
大部分的动物内脏营养素含量高于肌肉,尤其是肝脏,肝脏是动物体内营养素最集中的地方,它含有数量丰富而且吸收率非常高的铁锌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人体所需的全部13种维生素。
其他内脏,如肾、肺、肠、脑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重要营养素的含量比肝脏低,营养价值不及肝脏。补铁补血首选鸭肝、猪肝,胆固醇最高的是猪脑,这个不能吃,危险太大。

1、选用健康动物的肝脏
购买时应选择通过检验的禽畜的肝脏,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肝脏一律不能食用。健康动物的肝脏为红褐色,光滑,有光泽,质软且嫩,手指稍用力可插入切开处,做熟后味道鲜嫩。

2、清洗一定要干净
肝脏和肾脏属于排毒器官,受污染的可能性较高,毒素含量大,所以很多人在清洗和烹调时,也都会格外注意。
而且动物内脏如肺、肚、肠等,也常被多种病原微生物污染,是各种寄生虫的主要寄生部位,所以在清洗烹饪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如下:
①动物的脑子一般很嫩,容易破损,应放置水中轻轻漂洗,用牙签或小镊子剔去血丝、薄膜,再漂洗感觉。
②洗肠、肚时,先加一些碱和食醋,反复揉搓,就可去除里外的粘液和味道。
③洗猪心时,可把猪心放入清水中,不停地用手挤压,使污血排出。
④洗肺时,可将气管套在自来水管上,用流水冲洗数遍,直至肺叶呈白色,就没有异味了。
⑤洗猪肝时,先用淡盐水浸泡2至3小时,再放清水里泡一会。
⑥洗鸡肝时,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无血水后切片,放到加了花椒和醋的清水中浸泡能有效祛除毒素。
⑦鸡胗、鸭胗、鹅胗等,其中一面有较多折皱,清洗过程中可加些生粉或盐揉搓。

3、烹饪一定要熟透
动物内脏的烹制最好采用长时间高温高压焖煮的方法,将寄生虫、病菌和虫卵杀死,以保证食用安全。对于大排档的猪肝啊大肠什么的,最好还是少吃。
4、少量食用
一次吃25-50克左右(3-5口的量),多了容易维生素A中毒。维生素A和D是脂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的脂肪内积累而不易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