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重阳:九九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易经》将数字“九”视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又叫重九。很早就有过重阳节的传统,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 重阳将至,让我们一起敬老崇老,尊重传统习俗文化,一起来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吧!

2、插茱萸 茱萸(又称艾子。越椒),味道辛蟀爱辉势烈,可驱虫灭毒、驱逐风寒。古代有习俗:九九登高日,登山时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象征着对辏绂烟涉亲朋好友的思念。唐宋的诗词中经常会提到茱萸,在古代,茱萸被装于锦囊致佩带于臂肘,还有将茱萸插在发冠上的。茱萸在重阳节十分常见,因此人们又称重阳节为茱萸节、茱萸会。 茱萸也可用来酿制茱萸酒,能够驱寒辟邪,还能够治疗妇人产后腹痛。

3、赏菊花、饮菊酒 重阳节时处金秋时分,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又称农历九月为“菊月”,重阳节更是与菊花分不开。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相传赏菊和饮菊酒起源于陶渊明,陶翁爱菊,旧时文人常效仿其赏菊饮酒,以求与陶渊明接近。 菊花酒是用菊花、糯米与酒曲酿制而成,又名长寿酒,味道清香甘冽,可以润肺养肝、生津益气、明目健脑、延缓衰老。

5、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多用米粉、果粉等作原料,制作方法各地不同。重阳节又称敬老节,有蒸糕孝敬老人的传统,以示对老人的尊敬。重阳糕制作方法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通常插有五色小彩旗,糕上印双羊,取“重阳”的意思,现在仍流行。 不过重阳糕虽好,也不能多吃,重阳糕是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不宜空腹食用,并且老人应该慎食。

7、戏竹马 重阳节还有戏竹马的传统,这一日小孩子们多拿竹竿置于胯下当作马来骑,有着驱逐病菌、赶走疾病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