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博士学习
1、打好理论基础,尤其是数学(概率,统计,微娑授赔那积分,图论等)再好的想法也要建立在牢固的理论基础之上,就像我们不能说服任何一个人说“我就是觉得这样好,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博士学习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输出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对整个领域做出贡献。如果你只能告诉别人你的主观感觉,而不是有逻辑有道理的推导结果,那么这种创作就是一种文学创作,它有感情但是并不是科学研究。因此,在下任何一个结论的时候,要思考是否有足够的结果,观察,依据来支撑,否则就不能作为科学的研究结果。心急不能吃到热豆腐,研究中的打基础的工作是不能忽略掉的,它并不是浪费时间的环节,而是研究工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环节,它甚至影响研究的进度和合理性。理论基础中比较常用的是数学基础,尤其是概率和统计。这两个是能够直接用于大量数据的现象分析的,他们虽然不能够让研究人员下出100%的结论,但是能够提供每一种结论成立的可能性,这已经能够为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决策提供帮助了。

3、紧追顶级期刊和会议求其上方可得其中,多看顶级期刊和会议的论文,提高鉴赏能力。没有美感的人很难设计出美妙的艺术品,胡乱设计的作品总会有看着不顺溜的地方,研究也是同样的道理。有的时候,我们无法写出同等水平的论文,甚至也不知道好的论文好在哪里,但是好在大脑是能够处理复杂信息的,通过不断的用好的作品刺激大脑,它会形成一种美感,让人们能够看出好论文和一般论文的差别。这需要一个量的积累,等待质变的发生。当我们能够鉴赏出好的论文时,就要去看好论文的标准和特点,知道好论文的逻辑是如何铺陈的,好论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切入的,好论文的实验室如何安排的,好论文的论证是如何完成的,好论文的评价指标如何选取,好论文的配图是如何展示的,好论文对相关文献是如何分析的,好论文的用词和语句是什么样的,好论文的排版和设计如何,等等。

5、做好合理的时间安排,尽量不冲论文阅读文献,做文献笔记,做实验,记录实验结果,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常规的工作适合时时做,分散到每天去做。如果一股脑的抱佛脚去完成,容易丢细节,也不便于理解和思考,也没法时不时做专题总结。因此,可以每次做不多,但是持续不断地进行,在整个博士阶段慢慢完成领域知识的积累。这个过程很慢,也很难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但是在需要发布研究结果的时候,却可以从历史笔记里面拿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本领域的理解,支撑实验的分析等等,而不需要漫天去想我应该做点什么呢,我应该给大家述说些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