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美味的上海早点

2025-05-05 16:38:24

1、认识上海的早点,从“四大金刚”开始上海早点界有“四大金刚”,指的是老上海对于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的统称。跟粤式早茶的精致不同,上海早点走的是方便快捷的路子。在物资匮乏的上世纪,物美价廉又能果腹的食物才最有竞争力,“四大金刚”于是撑起了上海早点的半边天。这份情怀,上海人今天都放不下。

超美味的上海早点

3、觅食的经历多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佛系,没有什么是非吃不可的,相比之下,在最想吃的时候吃到那一口,要比花上一两邗锒凳审个小时排队而坏了心情划算得多。有些老上海,还喜欢“大饼夹油条”这种硬核搭配,跟武汉过早的油饼包烧卖如出一辙,都是高碳水组合,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少吃的来。南方很有意思,论菜量,普遍比北方小得多,但某些小吃个头却大的令人咋舌,比如扬州的四喜汤圆、福建的大馄饨,以及上海足有半个手臂那么长的油条,一根即饱,撕成小段泡咸浆再美不过。

超美味的上海早点

5、比较吃不惯的是粢饭。不光是我,对于大部分北方人来说,一睁眼就吃米食,对肠胃都是不小的压力。贵州的糯米饭、台州的肉炊饭都属于此类。粢饭分两种,一种是用油煎炸过的粢饭糕,另一种则是像卷寿司一样的粢饭团,只不过里面裹的是肉松、榨菜和油条这种“中国风”的馅儿。粢饭扛饿倒是不假,但在早点选择颇多的上海,对我实在构不上什么吸引力。

超美味的上海早点

7、只要吃过菜泡饭,四大金刚也惘然外地人所说的“小笼包”,在上海是个塑料称呼。凡长相为包子的食物,在吴语里皆为“馒头”。菜包子叫菜馒头,肉包子叫肉馒头,小笼包叫小笼馒头,至于没有馅儿的“真正”的馒头,一般叫白馒头或淡馒头。北方人听着别扭,其实这才是“包子”最原始的叫法。在晋代的《饼赋》中,“馒头”二字便用来指代内含肉馅的面食了。食物本身并不蕴含什么人生哲理,但交道打的久了,也总能帮你跳出固有思维,拓宽认知上的边界。事情往往是,在忙着吐槽别人之前,还是先了解一下真相的好。

8、小笼馒头在上海有所谓的“流派”之分。最“根正苗红”的鲜肉小笼,为不发酵的死面皮,汤汁应是没有酱油的白汤。正螳疾学撺宗如南翔小笼,很遗憾并没有吃到,倒是觉得富春小笼那种受了扬州面点影响的发面皮,加一点淡淡酱油色汤汁的小笼也是极品。对我来说,流派是小,馅料为大。看到鲜虾、蟹粉小笼,总忍不住想点,可吃来吃去,都不如朴实的鲜肉小笼来的端庄。一手执勺,咬破面皮,静待汤汁流到勺子里,其余蘸醋食。这口鲜甜,是我离开上海以后最怀念的滋味之一。

超美味的上海早点超美味的上海早点

11、上海还有一种“菜饭”,一字之差,两种东西。菜饭,有的地方也叫咸饭,本质上类似于有菜有肉的焖饭,而菜泡饭则带着汤汤水水,一般用前一天吃剩下的米饭来煮。榨菜、肉丝、剁碎的小青菜混着泡饭,一扫几天来的甜腻,吃的十分舒服、适口。让我想起了北京家里的“烫饭”,用冬瓜汆丸子烩,家常的味道,不分地域。

超美味的上海早点

12、在哪吃早点类:健康夜市大饼油条,阿文夜市豆浆油条生煎和小笼:富春小笼(愚园路店),南翔馒头店,大壶春生煎,舒蔡记生煎,盛兴点心店葱油饼:阿大葱油饼,王记葱油饼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