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认识碧玺
碧玺,宝石级电气石的俗称,英文名称为Tourmaline,是从古僧伽罗语“Turmali”一词衍生而来的,意为“混合宝石”。在我国的一些历史文献中称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 碧玺的来历,有一段有趣故事:传说1703年,一个温暖的夏天,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几个小孩在玩荷兰航海者带回的石头。突然,一个小孩发现这些石头将近处的灰尘和草屑纷纷吸了过去。小孩十分惊奇,便叫他们的父母来看,果然发现这种石头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和草屑等。因此,荷兰人把它叫做“吸灰石”。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科学家林内斯发现了电气石后,人们才逐渐接受并采纳了现在的名称-碧玺。 碧玺是我国珠宝行业惯用的名称,在矿物学中属于电气石族。化学分子式为XR3Al6B3Si6O27(OH)4,其中X为Na、K、Ca,R为各种金属离子,R的种类和含量直接影响碧玺的颜色。属三方晶系。晶体呈复三方柱状。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褐色和黑色等,其中以蔚蓝色和鲜玫瑰红色为上品。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一般为1.624-1.644,双折射率0.018-0.040,色散0.017。具极强的多色性。硬度7-7.5,密度3.06-3.26克/立方厘米。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碧玺还具有压电性和热电性,这也是电气石名称的由来。 碧玺与相似宝石的区别。与红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红宝石、红色尖晶石、锂辉石、淡红色黄玉、红色绿柱石、淡紫色水晶等。与绿色碧玺相似的宝石有透辉石、祖母绿、绿色绿柱石。与蓝色电气石相似的宝石有蓝色尖晶石。碧玺与其区别是:碧玺的棱角处有明显双影,气液包裹体和裂隙较多,二色性强,透明度好,其密度和折光率均有较大差异,双折射率大。 碧玺的评价与选购。碧玺以颜色、透明度、内部缺陷多少和重量作为评价与选购的依据。选购时注意:碧玺的透明度要好,表面具有玻璃光泽,同一晶体颜色不均匀,内部缺陷(包裹体和裂隙)要少。碧玺具有脆性,佩带时应注意避免撞击。 碧玺颜色鲜艳、美丽、多变,透明度高,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它是仅次于祖母绿、变石的中档宝石之一。据记载,清朝慈禧太后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玺雕琢而成的莲花,重量为36.8钱,当时的价值为75万两白银。人们把碧玺定为“十月诞生石”,象征安

碧玺的种类:
1、 对宝石而言,碧玺是族群的名称,但若以GIA(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n)的分类下,碧玺可分为:红色碧玺(Rubellite)、绿色碧玺(Verdelite)、蔚蓝碧玺(Indicolite)、黑碧玺(Schorl)、紫碧玺(Siberite)、无色碧玺(Achroite)、双色碧玺(Bi-Colored)、西瓜碧玺(Watermelon)、猫眼碧玺(Cat’s eye)、钠镁碧玺(Dravite)、亚历山大变色碧玺(Color-change)、钙锂碧玺(Liddicoatite)、含铬碧玺(Chrome)和帕拉依巴碧玺(Paraiba)等十四种。
2、 而具有宝石级价值的碧玺几乎都产自伟晶花岗岩,碧玺的产地分布很广,但现在市面上的碧玺大多来自巴西,其他还有坦桑尼亚、肯尼亚、马达加斯加、莫三鼻克、纳米比亚、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意大利、美国加州与缅甸,甚至中国大陆的新疆与云南也有。

3、 碧玺的矿床通常位于伟晶岩层(pegmatites)和冲积矿床(alluvialdeposits)。最富生产力的矿床,除了斯里兰卡和马拉加西共和国(马达加斯加岛)以外,就是巴西。巴西产红、绿、蓝碧玺,而其不久前刚发现一种具有特殊颜色的碧玺叫“Paraiba”,其颜色与其它宝石都不同,绿带蓝,有如湖水绿,色泽既美丽又特别,但因产量稀少,所以价格十分昂贵,深得日本人喜爱。莫三鼻克供给上等红色和双色碧玺。更多的矿床位在安哥拉、澳大利亚、缅甸(红碧玺)、印度、罗德西亚(新巴威共和国)、那米比亚、坦尚尼亚、泰国、俄国(尤其是乌拉山跟高加索山地区,多紫、红和蓝碧玺)和美国(加州以红碧玺最有名,缅因州则是红、绿和西瓜碧玺、其它如纽约州、康乃狄克州、科罗拉多州等也产碧玺)。至于欧洲,采集者在厄尔巴岛和瑞士发现了碧玺。此外,碧玺于清朝时曾输入中国,多用为一品或二品官员朝服帽子顶上装饰的宝石。
4、 据说碧玺晶体的颜色多达15种复色之多,颜色以无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红色、蓝色、绿色、黄色、褐色和黑色为主。其中更以通透光泽的蔚蓝色、鲜玫瑰红色及粉红色加绿色的复色为上品。碧玺由于颜色鲜艳、多变而且透明度又高,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碧玺目前是仅次于钻石、红宝、蓝宝、祖母绿的有色宝石之一。碧玺的品相跟其他宝石相同,都是以颜色光泽、透明度、内含物、缺陷与否及重量作为评价与选购的依据。但由于碧玺具有易脆性,所以在佩戴的时候应注意避免撞击。
5、 目前碧玺中以帕拉依巴碧玺价位最高,此特殊霓红蓝绿色调宝石首度在1989年于巴西Paraiba州之小村落Sao Jose de Batalha发现,由于其挖掘不易,晶体不大,加上近年来矿权不清,纠纷不断,价位一直居高不下,尤其在日本极受欢迎,高级碧玺零售价可达每克拉美金2万元。最近在巴西距旧矿约40公里的北里奥格兰德之Parelhas发现新的帕拉依巴碧玺矿,因此在市场争相抢购下,价格再次飚升。至于在台湾的碧玺市场仍以红色和绿色(俗称的西瓜碧玺)最为畅销。其中尼日利亚出产的红碧玺为市场上的热卖货品;而坦桑尼亚的含铬绿碧玺,其鲜艳可比拟祖母绿,也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