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好爸爸的因材施教
1、深入了解孩子的优缺点 爸爸应当了解自己孩子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的学习情况与成绩,兴趣、爱好所在,擅长及不足之处,然后才能有目的地因材施教。 爸爸首先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找准切入点来引导孩子。如孩子喜欢追星,就可以给他们讲明星们是如何成功的,以此激发孩子的进取心;孩子个性强,自制力也强,则可以让孩子自己制订规则,孩子受到尊重,就会自觉遵守规定;而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孩子,爸爸可以采取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给予适度的监督,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2、不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子模式 孩子和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孩子的接受能力也有差异,爸爸要摸索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不能照搬别人的教子模式。 王敏成绩一般,她的爸爸最初比较注意监督孩子的学习,后来听了很多父母的教子经验,说不用管孩子,孩子的成绩也会很好,还说孩子如果天生是学习的料,大人根本不用费心管教等。于是,王敏的爸爸对她的学习开始抓得松了,不久,王敏的成绩就下降不少。 王敏的爸爸这才认识到这种教育方法在自己孩子身上不合适。为了提高孩子的成绩,他一有空就陪着王敏学习,随时帮助她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段时间后,王敏的成绩又提升上来了。 爸爸只有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才会使孩子不断进步。如果盲目听信别人对孩子的教育经验,生搬硬套别人的教育方式,往往不会达到同样的教育效果。
3、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爸爸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个性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能够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孩子的个性不同,爸爸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别人的教子秘诀对自己的孩子或许并不适用,爸爸要注意活学活用,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 兴超是个调皮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在老师眼里,他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他总是不做家庭作业。老师将情况反映给了他爸爸。 爸爸和蔼地问兴超为什么不做作业,兴超说:“老师让做的题目我都会做,可是一遍遍的重复让我对它们一点兴趣都没有了。”爸爸了解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后,向老师征求意见:是不是可以不让兴超做作业,因为重复会让他失去兴趣,自己在家里给他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习题让他做,让他提升解题的能力。老师接受了爸爸的建议。 对数学感兴趣的孩子,爸爸要鼓励他挑战高难度的题目;对舞蹈感兴趣的孩子,爸爸要支持他参加舞蹈培训班;对于知识掌握很牢固的孩子,爸爸就没有必要强迫孩子做多少课下习题。总之,孩子的成长方式应该是符合自身的,与众不同的,这样孩子的成长过程才会更快乐。
4、因势利导,使孩子扬长避短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性格各有差异,学习风格也会不同,这就要求爸爸有灵活的教育头脑,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之中,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爸爸要用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爸爸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和优势,鼓励孩子积极发展优势,并用孩子的优势增强孩子克服缺点的信心,帮助孩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