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伤口还能不能吃酱油、海鲜等食物
1、吃酱油能不能让我们变黑?酱油里的确含有酪氨酸,不过,它并不是唯一一个含有酪氨酸的食物,甚至都不是食物中富含酪氨酸的佼佼者。不同制作工艺、种类、厂牌的酱油,酪氨酸的成分会稍有出入,但通常不见得比白白净净的牛奶、豆浆更高,更远远比不上素称有美白功效的薏米。可见食物中酪氨酸含量的多少,其实对肤色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实际上,原料的充足显然不等于成品的高产,就算我摄入大量酪氨酸,我体内的黑素生产流水线不加班,也不见得会形成更多的黑素。那么也许有人产生了新的疑虑:酱油里会不会含有促进合成黑素的催化剂呢?其实,黑素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催化剂就是酪氨酸酶,它不能耐受强酸,无论酱油里是否含有酪氨酸酶,都会在进入胃的时候,就被胃酸灭活,失去了能催化化学反应的生物活性。因此,酱油里其实即不特别富含黑素的原料,也无法促进黑素的合成。吃酱油,根本不会使我们变黑。

2、有伤口的人,鸡蛋、牛奶和鱼虾也不能吃?传统医学有种说法,说有些食物是「发」的,会使人皮肤像发面馒头一样「发」起来,肿得高高的隆起于皮表。这种辔亿呶邂说法在传播的过程中,又渐渐演变成了:倘若有伤口的人吃了「发」物,就会留下隆起的难看的疤痕,因此必须忌口。鸡蛋、牛奶和鱼虾正是其中的代表性食品。实际上,「发」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其实,这很可能是古人对于荨麻疹的一种经验性判断,因为荨麻疹的典型皮损,就是隆起于皮肤表面、伴随剧烈瘙痒的片状风团,而荨麻疹最常见的病因,就是不能充分消化高蛋白食品而导致的过敏,鸡蛋、牛奶和鱼虾都是高蛋白食品,不能耐受的人群食用后可能诱发或加剧风团。但这跟隆起的疤痕是机理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通常来说,皮肤受伤后的修复是由真皮层发出的,只要损伤局限于表皮而不达到真皮层,就不会形成瘢痕。但同样是伤及真皮,有的人受伤后仅仅留下细细的一条线,有的人则会留下粗大、隆起、暗红色的疤痕。这并非因为伤口愈合期间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体质,医学上称之为「瘢痕体质」。没有瘢痕体质的人,即使大吃鸡蛋牛奶,伤愈后同样只会留下一条细线;有瘢痕体质的人,即使不吃鸡蛋牛奶等物,只要伤口深达真皮层,同样会留下难看的隆起的瘢痕。对后者来说,与其费时间琢磨怎么忌口,不如小心避免受伤来得实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