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误解的行为,宝宝的嘴巴为什么闲不下来?
1、吐奶:
吐奶≠肠胃阻塞,
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出现了吐奶的情况?
其实,婴儿肌肉发育不全,消化功能差,容易发生溢奶和呕吐。就算是大人,也有反胃的时候呢。
可以尝试改变喂养的姿势,避免躺着喂奶、也不应喂太饱、喂太多。就能有效避免吐奶。
如果发生了吐奶,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指套为宝宝清洁口腔,缓解吐奶的不适。
2、打嗝
打嗝≠消化不良
而且,打嗝也没有家长们想象中那样让宝宝难受。
很多家长喂奶姿势不当,在喂奶时宝宝容易把空气吸入胃内,可以在喂奶之后轻拍、抚摸宝宝的背部。
3、流口水
流口水≠口腔疾病
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的情况。随着乳牙萌出,刺激牙根神经;辅食的添加,帮助消化等多种原因,宝宝唾液分泌量变多。
大部分2岁以后的宝宝,就不会再流口水了。如果还是放心不下,可以用柔软的面巾或者指套给宝宝擦擦嘴。
4、吐气泡
吐气泡≠肺炎
有些宝宝在唾液分泌增加之后,会开始吐气泡,除了觉得有趣之外,没有完善的吞咽反射才是最大的关键。
宝宝排出的口水要用质地柔软的手帕或纸巾蘸干,不可用力去擦,也不要忘了口腔内部。
5、咬手指
咬手指≠缺乏安全感
很多宝宝是把咬手指当做了一种游戏,而家长的过度反应和阻止,却加剧了宝宝的好奇心。
家长只需要正常地引导宝宝,陪宝宝玩耍,善变的他们就会忘记手指了。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182
阅读量:61
阅读量:87
阅读量:29
阅读量: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