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症状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2025-05-10 01:31:54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肥胖浮肿、舌苔淡白、四肢冰凉、月经不调等症,这多半跟脾虚有关系,很多时候脾虚者还会带有体湿及体寒等症。那么什么是脾虚呢?脾虚的症状有哪些?其病因是什么?相应的,体湿的症状有哪些?体寒的症状有哪些?下面跟我们一起去了解下!

脾虚的症状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2、 2.脾阳虚  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3、 3.中气下陷  中气亦指脾气。脾气上升,将水谷精微之气上输于肺,以荣养其他脏腑,若脾虚中气下陷,可出现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

4、4.脾不统血  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则血不循经。

  体湿的症状

1、 体湿即为体内湿气,其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拦轮遛侦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寒、热都好办,寒则温之,热则寒之;有风咱就驱风,有燥咱就润燥,有暑咱就清暑。用燥湿的方法,十有八九会伤了津液,湿邪还是除不去,所以中医里除了燥湿,还有利湿、化湿、渗湿等对付湿邪的方法 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为什么现代人的病那么复杂,那么难治?因为他们体内有湿,体外的邪气总是和体内的湿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怎么能判断自己体内是不是有湿呢?  最便捷的方式是看大便,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很重了。如果你实在不愿意观察大便,吐出舌头观察一下黄中带腻,那是体内有湿的表现。黄得越厉害,或者腻得越厉害,说明湿邪越厉害。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

脾虚的症状 体湿与体寒的区别

2、 中度体寒症状  1、口腔内易发炎,易长口疮  2、容易便秘,经常觉得肚子涨  3、生理期紊乱,天冷后易延期或量少  4、皮肤干燥易干裂  5、脚后跟易干裂,脚部血液循环差  6、爱吃水果、冰激凌等冷食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中度体寒症状。

3、重度体寒症状  1、尿频尿液不易排出  2、下半身水肿严重  3、睡一夜手脚都仍冰冷  4、起床时手脚发麻  5、经常感到疲倦,四肢发酸,没有精神  6、经常感到胃胀气  符合以上3项以及以上,为重度体寒患者。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