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用Windows创建WiFi无线中继(无线转无线)
我们在使用互联网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计算机在使用无线上网,但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希望能在Windows上让更多的朋友共享计算机的无线网络。典型的情况可能会:1. 计算机能通过无线上网,但是其他人不能连接到该无线,希望通过连接计算机的无线实现共享上网;2. 计算机能通过无线上网,但是其他设备距离无线信号源较远,希望通过计算机的无线网卡中继无线信号上网;3. 计算机能通过无线上网,但是无线上网限制只能通过本计算机使用,其他人希望通过计算机共享无线上网,从而突破无线网络对计算机的限制。360随身wifi可以部分的解决此类问题,但是否可以不用购买任何设备,直接使用计算机的无线网卡实现网络中继和共享呢?当然是可以的。下面就跟着笔者的步伐,看看怎样使用Windows无线网卡实现无线转无线的网络中继与共享吧。
工具/原料
运行Windows 7或以上版本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
可以正常使用的无线网卡(笔记本一般会自带,台式机需要安装能正常工作的无线网卡)
准备工作
1、在进行设置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确保无线网卡是可用状态,并且已经正常连接到互联网,否则共享的WiFi无线信号可能也无法上网。单击桌面右下角的网络小图标就可以查看网络连接状态了,单击无线信号列表下方法“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就可以打开控制面板。Windows 8可以使用“Win+X”快捷键打开控制面板,进入“网络和共享中心”。

3、在“网络连接”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实体的“本地连接”和“无线网络连接”,因为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无线转无线设置,因此有线的“本地连接”基本可以忽略。保留本窗口处于打开状态,因为后续我们还将切换到本窗口做下一步的设置。

2、Windows使用一种称为“承载网络”的WLAN工作模式来构建个人热点,在这种模式倦虺赳式下,Windows会虚拟出一个无线网络连接出来,然后通过这个网络连接就可以创建供他人使用的WiFi虚拟个人热点,这也正是我们这里需要使用的技术。“承载网络”在Windows命令提示符中称为“hostednetwork”,并且默认是关闭的。因此我们首先需要通过命令“netsh wlan set hostednetwork mode=allow”来将“承载网络模式设置为允许”状态。

4、设置好SSID之后,还要为其设醅呓择锗置无线密码(密钥)。在命令提示符中,使用命令“netsh wlan set hostednetwork key=myTestSs足毂忍珩id keyUsage=persistent”设置无线个人热点的密码“myTestSsid”。注意这里的参数“keyUsage”,表示Windows保存无线个人热点的密码的方式,他支持两种方式,一种是永久的(persistent),一种是临时的(temparory),默认永久的。当构建的是临时性的无线个人热点时,可以指定其为临时的,否则就使用默认的永久方式(推荐)。

6、在“无线网络连接 属性”窗口,有一个“共享”选项卡,切换到该选项卡,我们可以看到“Internet 连接共享”,然后勾选打开“允许其他网络用户通过此计算机的 Internet 连接来连接”,并选择我们创建的“承载网络”无线网络连接名称“无线网络连接 3”。

9、承载网络启动之后,在转回到“网络连接”窗口,现在“无线网络连接 3”就不是“未连接”状态了。至此,Windows的WiFi个人热点就创建完毕了,可以使用任何支持WiFi的无线设备连接到该热点进行共享上网了。

11、需要指出的是,Windows创建的个人热点在系统重启之后,并不会自动启动。每次重启之后,需要手动启动“承载网络”。为了避免每次重启系统都要输入一次“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命令,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批处理文件,然后将其加入到Windows开始菜单的“启动”项。批处理文件可以先创建一个文本文件,然后将其扩展名改为“.bat”,再加入启动“承载网络”的命令即可。

13、也可以通过直接修改Windows注册表来启动“承载网络”。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切换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然后新建一个字符串键值,设置字符串键值为“承载网络”的启动命令“netsh wlan start hostednetwork”。下次重启时就会生效了。

2、然后扫描连接创建的WiFi个人热点,输入正确的个人热点无线密码,就可以正常的上网了。

4、再次切换到我们创建的个人热点,在命令提示符输入“netsh wlan show hostednetwork”查看网络连接,就可以看到已连接的无线设备个数和他们的MAC地址。

优化与分享
1、本经验是笔者在Windows 7系统上根据实际操作完成,除了打开命令提示符和控制面板的方式有些许差异之外,Windows 8及后续版本的操作系统基本类似,因此本经验应该同样适用。
2、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可以留言提出,我会尽力改正和完善经验,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3、如果本经验对您有些许帮助,移动手指,点赞支持一下啦,您的支持是书写经验的最大动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