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涵义
1、严格提升进入药品流通环节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真正赋予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药品属性由于中药材从种养、采收到生产为中药饮片再到进入药品流通、使用环节,其根本属性不同,管理的方法、手段也不尽相同,在其作为农副产品阶段,严格按照药品管理不太现实,也无法实施有效管理,只有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其进入药品流通环节时,真正赋予药品属性后,从根本上将其从农副产品转变成药品,在生产、经营上实施许可管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难题,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管理同时,进一步完善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生产标准,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进入药品生产环节的生产管理,坚决杜绝非药品标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进入药品流通使用环节,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2、正确认识药品属性下的中药材、中药饮片, 找准监管工作的重点目前,人们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监管重点停留在市场监管的理念上,认为只要管理好全国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就可以根治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混乱,这从表面上看是从源头治理,其实这并不能解决中药材、中药饮片混乱的根本问题,由于我们忽视了药品属性下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真正内涵,忽视了进入药品流通使用渠道后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作为药品的合法性问题,我们的监管才显得那么的无力。中药材、中药饮片进入药品流通使用渠道后,必须是严格意义上的药品,必须符合药用标准,必须有符合药品标准要求的包装标示,有合法的企业可追溯。然而由于在使用环节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给非法的中药饮片生产提供了巨大的缺口,一些药材不经过任何净制、炮制加工过程直接入药,更有甚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人为的搀杂使假,这些都是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混乱的主要原因。

3、建立科学实际的监管机制,严格监管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使用的各环节目前,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最终流向是药品的使用单位、中成药的生产单位,药品的使用单位以中药饮片为主,也有少数的医疗机构采购非药品意义下的中药材自己炮制加工,有的甚至不加工直接使用,对于这些单位是非法生产的饮片的主要流向,也是非法生产的饮片的主要市场,对这些单位的管理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托,也是监管上的漏洞所在。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对于符合炮制加工条件的特色医疗机构予以保留中药饮片炮制加工资格,予以许可管理,不符合条件的一律坚决查处。对于中药材、中药饮片又一主要流向单位的中成药的生产单位,应该严格按照GMP规范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对于其所用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严格要求准入资格,必需是药品意义的中药材、中药饮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