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重疾险的误区
1、误区二、重疾险产品所保病种越多越好 近日有朋友咨询,如果单纯看重大疾病的保障种类,目前市场上有的产品保障60种、70种重大疾晾软粪削病,有些甚至保障100种重大疾病。那么是不是保障的疾病种类越多越好,性价比也越高呢? 对此,华夏人寿资深理财规划师、保险专家黄延军表示,如今健康险市场竞争压力非常大,保险公司在推出产品时难免会迎合消费者。针对消费者“贪多贪全”的心理,很多保险公司纷纷打出“保障全面,所保疾病种类多”的牌子。其实,在保险公司拼命吆喝的增加险种中,很多都不过是“摆设”而已。如慢性肺部疾病、系统性硬化病、脊髓灰质炎、肌营养不良症等等。这些疾病中很多都是发病率极低的。比如系统性硬化病,发病率只有百万分之五。又如肌营养不良症,发病率为三十万分之一,而且多为刚出生的男婴,一般每3500个男婴中有一个会患此病。试想,以百万分之五或三十万分之一的发病率,来标榜可保的疾病之多,对消费者来讲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肌营养不良这类只有初生婴儿才会得的病,对广大投保重大疾病保险的中年人而言,意义不大。 同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颁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列明了25种重大疾病,目前市场上所有商业重大疾病保险都是以此为保障核心的。可以说这些重大疾病是在统计数据基础上筛选出的最常见的重大疾病种类,据各家保险公司的理赔实务统计,这25种重大疾病几乎占到理赔的97%以上的。此25种以外的重疾,虽然有可能发生,但发生的几率极低。 在此基础之上,有些保险公司在开发产品时增加一些疾病种类,扩大了保障范围,相应的保费也自然会增加。对于消费者而言,保障种类越多保费也就越高,过分追求保障种类的数量时,就会为一些发病率极低的疾病买单。
2、因此,建议:在选择重大疾病保险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年龄、需要来进行选择。比如为孩子购买时,最好要选择白血病、细菌性脑脊髓膜炎和再生保障性贫血等儿童高发疾病保障。同时,消费者不妨更多关注重疾产品的功能和服务,比如有些重疾产品(如华夏人寿的“常青树重疾险”系列)就包括了轻症重疾的保障,有“疾病终末期”、以及“投、被保人豁免保费”、“疾病绿通服务”等功能,对消费者而言都是一些高附加值、更实用的保险选择。
3、误区三、“不差钱”时保费一次全交完 当选好一款重疾险产品后,由于价格并不算贵,于是就有不少消费者考虑,是否保费可一次性交完。“这也的确是很多‘不差钱’的客户在买长期重疾险时的第一反应。虽然这类产品是允许一次性趸交的,但我通常不建议他们这么做。”华夏保险资深保险顾问黄延军表示。 相比较而言,交费年限需根据自己的年龄和收入水平来设定。“对多数消费者而言,相比一次性缴清,购买同样的重疾保额,缴费年限越长,如10年、20年等,每年的保费会低很多,缴费压力小。”黄延军介绍,更重要的是,在漫长的缴费期内,考虑到通货膨胀和收入实力增长、以及可能出现的“轻症”即能得到保费豁免等因素,期缴形式更经济。 同时,重疾保障的等待期一般为投保后的90天或180天,等待期后保障就开始生效,如果在缴费期间内不幸罹患重疾,则缴费可以停止,同样可以获得保险赔偿。这时,相应付出的总保费也会比一次缴清要少。 “所以长期缴费对购买者来说是有利的,非特殊原因我不建议消费者趸交。因为重疾险的本质就是罹患重疾时四两拨千斤,转移重大的经济风险,不发生重疾即本金零存整取的积累过程。”
4、误区四、纠结于该买多大保额 那么选择保额多大的保险,才能提供足够保障呢?这是不少年轻人面对重疾险的纠结心态:有保险意识,但是收入有限,不知重疾保额该怎么买。黄延军说:“虽然高保额的重疾产品能够给一个家庭在被保险人不幸出险时带来更大的经济慰藉,但是在缴费过程中,成正比的高保费同样也可能给家庭带来负担。
5、因此建议,消费者可以根据年收入水平以及被保险人的收入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度来确定重疾保额。尤其注意给付型疾险(即不需要发票,凭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生诊断书即可赔付,多为返还型)和补偿型商端医疗险(凭发票在扣除免赔额后按约定比例在保险限额内报销医疗费用,多为消费型)相搭配。
6、比如,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人群,建议重疾险保额选择20万元至30万元;年收入在12万元至20万元左右的人群,建议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达到30万元;而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的被保险人,特别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建议保额50万元;然后再搭配一份“华夏医保通”高端医疗险(普通疾病每年最高可报销100万元,25种重大疾病每年最高可报销200万元,终身最高报销限额为500万元,在限额内无条件续保至终身),这样就能提供一份既可经济承担又能足额保障的健康保障,保证家人生活品质不会因病严重下降。总的来说,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风险高低、收入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但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可以分阶段进行购买。保险保障不是一朝买了就一劳永逸,而是要伴随不同的人生阶段和风险变化做出调整的。保额要与自己的收入相匹配。”如果家庭还有贷款或债务,在重疾险的基础上还应配置不低于债务总额的“定期寿险”,经济支柱万一有事就有一大笔钱来结清债务,留爱不留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