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创建自己的培训课程?
1、需求分析
前期对受培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需求调研
2、课程目标
培训课程须有明确清晰的课程目标,帮助讲师和学员对培训过程、培训结果做出客观评价。
课程目标是学员经过学习课程后应当达到的标准,一般依据胜任能力要求、岗位工作标准要求或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
3、内容设计
根据需求调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本课程培训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要基于实际工作与目标的差距,在关键能力上做文章。
4、方法设计
培训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的时间规划,以及课前课后的准备、练习与考核等,都是在做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内容。
1、了解企业
了解企业的自然情况、独特文化、组织结构、在行业内的竞争状况、培训的背景、培训的期望。
2、了解项目
了解项目的开发背景、总体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学员状况等,并据此进行课程的设计。
3、了解学员
了解学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技能与经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培训的期望、对培训的经验、组成和类别、学员对工作的心态、对培训的态度、人数、性别比例、年龄段、学历比例等。
4、了解资源
培训时间、培训场地、培训设备条件等对于安排培训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培训活动范围小,必须事先有充足的准备。
当与学员的需求不一致时,首先满足组织对本次培训的期望。在此基础上,再针对本期学员的特殊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并根据资源的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学活动。
1、应试类主要用通过率或录取率来检验。
理论与知识类课程侧重于要求学员从记忆到理解,从简单应用到综合应用,最终实现创新应用。
技能类课程比较关注技能的掌握,可能涉及理解、模仿、简单应用、熟练应用这样几个阶段。
综合类课程侧重于让学员端正态度,接受并认同讲师提出的观念,从而实现行为转化进而内化为其价值观。
1、选择重要性强、学习难度大、发生频率高,且目标学员胜任程度不高的内容作为培训的关键。
在选题上,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 课题细致化
——受众面广的课题
——核心业务和关键技能
2、每一门培训课程一定要有一条鲜明的课程主线贯穿始终。
综合类课程要有很强的理论性与思想性,有清晰的逻辑主线。
技能类课程要突出课程的核心原理,解析要到位。
通过一系列的引导方法与训练手段,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1、前期:游戏、提问、测试、案例研讨等多种方式启发学员的思维
目的:帮助学员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思维上的差异,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其实现正确的自我认知。
收获:在此基础上,为学员提供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通过操作实训、课题研究、交流探讨等形式实训。
2、目标:企业内训的培训课程一定要考虑与学员工作实际的结合度。
具体:针对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实践中收集鲜活的案例,向学员讲解相关的理念、原理等;要系统总结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典型问题、常见问题,并尽量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