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案例 —一个双困生的转化
教贯蜒臣恽育的全过程用一个字眼来诠释,那就是“爱”!用两个字眼来诠释,那就是“人性”。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的互动,就是人性化的教育。对待学生的错误,应像农夫爱护禾苗一样。一株幼苗,受过风吹、霜打,农夫会很痛心的用心去管理,歪了,会把它扶正、加个固定物……。
爱,是对教师的核心要求。一个教师,不管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如果他的心中没有学生,就不能算是一个好老师。只有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才能令学生信任,令家长满意。在工作中,我也时刻要求自己关爱每一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不歧视他们,做好学生的启明灯。
案例:我班有个女学生张某,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老师课堂提问,她缄默无语。下课却和男同学疯跑,隔三差五还和同学闹点不愉快,骂人、打架也时有发生。放学后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全是错别字。每次测验,语文、数学都只有二、三十分。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基础太差,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又到了5年级,提高看来是无望了。 只要她遵守纪律,上课不影响别人,就行了。我听了,不觉从心底泛起一股凉意。就这样的成绩走出校门,面对这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你叫她如何生存哪!
只要孩子一天在我这里学习,我一定不能放弃她!于是我开始了围绕她做工作。首先,当然是家访了,搞清楚她的家庭情况。原来她的父亲带着她和现在的母亲带着妹妹是二次组合的家庭,父母都没有正式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生活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对她的教育,有时,交不起学费就说让她辍学!这给孩子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针对她的情况,思虑再三,我决定从两大方面入手。首先,我抓住一切机会亲近她,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她的心弦。中午看她没钱买饭就给她买饭、天冷就给她拿来衣服,雨天放学没带伞就把自己的伞借她……另外也还经常找她闲谈,引导她用感恩、享受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同时,我鼓励同学都来帮助她,跟她一起玩,跟她一起做作业。让她感受到同学对她的信任。让她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我!
去年的圣诞节,孩子自己给我做了平安果送给我。看着那孩子自己包裹的苹果,我感受到了她诚恳。于是我把她叫来:“张*,你看,老师收到你的祝福真的很幸福,我已经越来越喜欢你了。但是,老师现在希望别的科任教师也象我一样喜欢你,老师想借你这个平安果,让所有的教老师都看到你的变化好吗?”。于是我和科任老师统一意见,用赏识的眼光来看待她。其实,她身上的闪光点还是挺多的,11岁的孩子,烧饭、洗衣等家务活都会做。我们抓住这些表扬她、鼓励她。学习上的一点小进步,我们也没有忽视。一次听写生字,她虽然只得了65分,我还是抓住时机表扬他的进步,虽然只是一点点,但是我还是看见了她眼中多了一些自信的眼光。有了这次,在这以后的学习中,我始终坚持“欣赏、夸奖、鼓励”的方针。她的成绩也一步步上升。
分析:爱心与赏识是实现张某同学成功转化的两大支柱。
1、奉献爱心,增其自信。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搞好教育工作,首先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用爱的甘露滋润孩子们的心田,用爱心点燃一颗颗纯洁的灵魂。对于那些学困生,教师应给她们更多的爱,经常鼓励、帮助、督促她们,使她们增强自信心。
2、运用赏识,促其发展。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缺点,学困生也并非一无是处,对于学困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哪怕很微弱的闪光点,很微小的进步,我们教师要及时加予引导肯定: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使她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她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